楊玲
[摘 要] 課程思政是一個全方位、系統性的工程,高職院校專業課程要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找到切入口,其次是找到融入途徑: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訓教學等,同時注重隱性教育的重要性。
[關 鍵 詞] 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網店制作與運營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46-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性,形成協同效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強調“價值引領”的作用。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純粹的思政課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主渠道功能,扭轉專業課程重教學、輕育人的情況。本文以“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為例,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開展育人工作,對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進行思政教育探索。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從高等教育育人本質要求出發,抓住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著力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課程教育教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
一、課程目標與公民人格內容具有一致性與趨同性
近年來,政府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多政策密集出臺支持網絡零售發展。從消費行為來看,網購用戶活躍度繼續提升,網購消費額占日常支出比例顯著增加。在“互聯網+”全民網購、全民創業的時代環境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開設了網店制作與運營這門專業課程。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以學生的網店制作與網店運營能力培養為重點,提升學生制作、設計、推廣網店能力,通過體驗成功開店,增強學生網上開店的自信心。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括誠信經營、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這與課程思政四個核心內容之一的公民人格具有一致性和趨同性。公民人格中指出:重點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健康身心、守法誠信、自由平等、自強合作作為重點內容,教育引導學生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本課程正是在培養、強化學生的公民人格。
二、在網店制作與運營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徑
(一)融入教材:豐富教學內容
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的教學包括開店前準備、網店模式、網店運營、電商法律等主要內容。課程教學中,人格品質中的“誠信”內容在開店前準備、網店模式和網店運營部分均有涉及,舉一反三,強化教育。并讓學生列出自己的性格特點、討論網上開店的優、劣勢、并結合的特點、找出改進、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凸顯誠信經營的重要性。在電子商務法律章節:主要通過學生討論分析四個反面案例引出《計算機網絡域名法》《電子簽名法》《商標法》《電子合同法》。從中可發現售賣假冒偽劣商品,不遵守法律法規,不但網店開不起來,還會受到法律的嚴懲。以反面教材案例的形式強調守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品質。團隊合作精神項目章節:從案例“劉關張”到“唐僧團隊”的講解,導出優秀團隊的組成特點和重要性。另外,通過視頻、正面和反面案例等鮮活教材,豐富的教學內容,將誠信、守法的經營理念、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傳達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價值認同以及服務的強烈感情,從而使理論更形象生動,更易被學生接受,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融入教學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教學中,每一次的仿真實訓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訓項目任務要求成員之間配合完成的,沒有上家或下家配合,個人就無法完成任務。每次實訓,均以小組為單位評分,只有同組所有成員完成全部任務才能得分,否則全組均不得分。這樣的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配合度得到很大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融入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
實踐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實踐動手的能力,引導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只有實踐才能真正鍛煉動手能力。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已將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會自己制作網店、掌握進貨本領以及推廣網店、運營網店的能力。在實踐中,學生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解決是關鍵。這就勢必要求學生動腦、動手,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創新性,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首先本課程中的項目實訓,包括自己設計網店店名、logo、廣告語、視頻廣告等;其次仿真開店實訓,在仿真環境中嘗試開店,建設自己的網店,上傳商品并進行買賣交易;最后是真實環境的網絡平臺(淘寶、微店)開店與運營。通過實操,在鍛煉網店技能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融入課堂:突顯隱性教育的重要性
網店制作與運營課程教學方式之頭腦風暴討論形式,要求小組成員群策群力,分工合作,不能打壓他人,亦不可閉口不談。每位學生都要發言,不可打壓、阻止別人的觀點,積極營造公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素質。
三、總結與反思
(一)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融入需要找準切入口
基于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首先要深化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從整體性和結構性上理解教學內容,明確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單元的內容與思政的有機融合。明確課程思政的切入點,本課程中有哪些思政教育可挖掘、可融入。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并非無處不在,進行思政教育必須找好切入口,避免簡單說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盡量通過活動的方式來達到育人的目的。做到合情合理,有機融合,不生搬硬套,不無病呻吟。
(二)構建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
要注重實踐教學目標的制訂和內容的選擇,使其與思政教育總目標保持一致。專業課程有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在技能知識傳授的同時,部分知識涉及思政教育,就要適當地融入,同時配合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注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相輔相成,顯示教育與隱性教育相互補充。讓學生參與、理解、掌握,并進行積極思考、執行,達到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
思政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課程之間相互配合,才能下好整盤棋。這也是全過程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現。高職院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不是一個教師、一門課的事情,而是整個專業,乃至整個學校的整體考量。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不應該是階段性的、片面的,甚至是矛盾的。專業課與思政課之間、專業課與專業課之間,相互配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主線不能變。因此,它需要一個連續性、系統性的布局,讓學生方方面面,每一個階段都有思政的教學內容,建立全面思政教育有效運行的長效機制。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是可以有機融入思政教育的。如何更好地發揮課堂這一主渠道,教師之間、課程之間需要密切配合,共同打造思政教育系統平臺。
參考文獻:
高德義.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上海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體系[J].上海教育,20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