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嬌
[摘 要] 校本微課資源是學校教學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能較好適應當代人才培養需求,具有基礎性、多樣性、適應性等特點。在此,以中職數學教學為例,對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進行探究,以達到充分發揮課程開發優勢,提升中職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 鍵 詞] 校本微課;中職數學;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05-01
學科教學資源的全面開發,是教育改革工作深入推進的保障,在當代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本微課資源是在傳統課程教學基礎上融合新要素,既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要,又為中職教學創新帶來新視角,成為高效開展教學的基礎準備。
一、校本微課資源的現狀
傳統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已無法適應新時代教學需要,而借助虛擬大數據平臺為主導的信息評價,校本微課資源能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深挖學生潛能,適應當前中職學生的需要。校本微課資源涵蓋學生課堂學習、課后學習及思維評價等內容,與傳統模式相比,能科學評價中職教師的教學能力,輔助教師深入探究,明確校本微課資源實踐的要點,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思維能力,充分發揮校本微課資源優勢[1]。
二、中職數學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
校本微課資源開發是基于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借助互聯網平臺建立數字化教學信息的應用渠道。校本微課資源的核心是“微視頻”,通過互聯網傳輸渠道,將教學知識、教學設計、教學素材、學科測試、教學反思、師生互動、學習反饋等與學科教學視頻整合在一起,為教師和學生日常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中職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互聯網尋求數學資料,中職學生在線與教師進行溝通,這是校本微課資源在實際應用中的體現[2]。
校本微課資源開發,應當具備大量的學習信息儲蓄空間,學生課后學習時可依據個人需要將數學學科知識“收藏”起來,存在虛擬云盤中。當需要運用時,可直接登錄校本微課資源網站,快速找到相應的數學知識資源,使課后復習更靈活方便,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主導價值[3]。
三、中職數學校本微課資源的應用
校本微課資源溝通平臺是運用新信息平臺,協調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溝通渠道。校本微課豐富的資源,能基于虛擬數據庫實現學科內部信息的整合與歸納。
(一)教學應用
1.課前預習
中職院校開發校本微課資源,教師將學科教學視頻內容串聯在一起,放在互聯網平臺。前期預習時,可通過校本微課資源平臺,整合學科教學知識。例如,中職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進行數學知識探究,并在網絡互動平臺上進行在線互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前期自主探究。校本微課資源能增加中職學生的課前知識探究范圍,為中職學生彌補自身數學知識的不足提供充足的知識保障。
2.課后復習
中職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在開發校本微課資源時將課堂教學內容整合成微視頻,當學生課后進行知識復習或完成實踐作業時,可借助校本微課資源總結學科要點。對自身實踐中存在的疑問,在微課視頻回放觀看時也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理論提升
1.教師層面溝通
校本微課資源主要分為教學層、學習層兩部分,教師在開展日常數學教學時,可通過教學層進行數學內容教學資源分析,將不同階段的數學教學資源整合。例如,在《數與式》內容分析時,可與本校教師在線進行數學教學視頻互動,也可通過微視頻自我反思,總結未來數學課堂教學建議,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2.學生層面溝通
網絡溝通平臺的運用,也體現在學生間的相互溝通。中職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借助校本微課資源渠道,建立“數學基礎知識互動小組”“數學實際運用分析小組”“數學創新方法交流群”等,充分利用校本微課資源平臺的信息渠道,建立自主化溝通渠道,形成多元化中職校園學習交流空間。
3.師生互動溝通
校本微課資源發揮教學溝通的優勢,也體現在師生聯動溝通。例如,在《方程和方程組》微平臺互動過程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方程與方程組的差異性理解不透徹,此時學生可在校本微課資源平臺上與教師在線互動討論,也可在線留言,教師通過網絡,對學生知識學習困難的部分,因材施教。
校本微課資源在中職數學中的開發與應用,是當代教學資源優化的體現,在社會教育資源整合中發揮著引導性作用。校本微課資源中的大數據平臺,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中職數學教學引導范圍,突破了中職學生課堂學習時間和自身學習能力的限制,保障了中職學生校園知識高效學習與運用。未來將繼續把握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優勢,提高中職人才的培養質量,完成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應用,為我國中職優秀人才的培養服務。
參考文獻:
[1]印錦松.微課選題的原則與依據[J].教育視界,2017(23):60-62.
[2]馮俐.支持個性化學習的校本微課資源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65-66,79.
[3]烏日力格.“個性化微課遠程輔導”的若干嘗試[J].內蒙古教育,2018(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