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玲
[摘 要] 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是新時期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的一個重要策略。如何運用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提升中職學生的作文能力也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從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教給學生認識世界的“慧眼”,指導學生全面地了解生活,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素材的交流,指導學生學會反思生活素材等幾個方面闡述這一課題。
[關 鍵 詞] 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作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01-01
作文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重視對中職學生進行作文指導,促進中職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針對目前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寫作文時無話可說或所寫內容偏離社會生活實際,缺少真情實感等諸多問題,筆者認為應當運用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學會把實際的社會生活作為寫作對象,從現實社會生活中選取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中職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中職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中職學生作文能力的不斷提升。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中職語文作文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和做法。
一、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豐富的寫作素材,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職學生,在動筆寫作文之前都需要一定量的寫作素材來為寫作文做準備。作文來源于現實的社會生活,擁有豐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寫出來貼近社會生活的好作文。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家庭和學校是學生平時接觸最多的地方,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對中職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生活組成部分。由于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大多數都是平凡瑣碎的,因此往往容易被學生忽視。這就要求教師走近學生,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導學生學會用心觀察,感受家庭、學校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讓學生說真話,寫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抒發真情實感。在平時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帶領所教班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體驗生活,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更全面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這樣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例如,在春天里帶領學生在校園里種植花草樹木,讓學生觀察、了解花草樹木的開花、結果等生長過程;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讓學生體驗親身參與勞動的滋味。帶領學生考察家鄉生態環境狀況,了解家鄉的生態環境變化情況,讓學生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還可以組織學生到郊外秋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利用周末陪父母一起做家務等活動,鼓勵學生把事件的整個過程寫下來,把自己的所見、所思用筆記錄下來,引導學生把參與活動過程中的喜悅、激動、開心、難過、氣憤、沮喪等情感寫下來,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增加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認識生活,讓學生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了更多鮮活的素材,有利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點亮學生認識世界的“慧眼”,指導學生全面地了解生活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都在接觸著這個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接觸著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這些人和事情都會對學生的內心世界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給予學生或多或少的啟迪,因此,在平時的中職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學會用一雙“慧眼”去認識這個世界,把審美眼光投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讓學生發現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惡等種種現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筆去記錄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記錄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這樣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利于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寫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三、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素材的交流,指導學生學會反思生活素材
教師利用每天剛開始上語文課的前幾分鐘,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指導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蘊含的美,啟迪學生學會思考生活,從平凡的日常社會生活中找尋觸動學生心靈的點點滴滴,并把它記錄下來。學生記錄下來的這些文字資料,在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后,往往會被學生棄之一邊去,從而浪費了這些寶貴的寫作素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經常瀏覽記錄下來的文字材料,并且用不同顏色的筆把自己再次閱讀時的感受記錄在材料旁邊。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學會反思,指導學生思考如何把積累下來的文字材料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加深了學生對這些生活片斷的理解和思考,也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夠恰當地運用這些素材。
總之,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減少對學生的約束,指導學生學會仔細觀察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鼓勵學生自由選取寫作素材,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這樣才能讓學生寫出貼近生活的作文,也讓學生通過寫作文明白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道理,進而更深刻地理解社會生活,并學會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悟生活能力的不斷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潘海強.習作從生活中走來[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5).
[2]郝建梅.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6).
[3]魏加堯.創新作文教學實踐“生活”理念[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7).
[4]張勤花.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生活化作文[J].教育藝術,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