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劍
[摘 要] 中職學生入學選擇專業,畢業選擇職業,二次有關聯的選擇對他們有重要的影響。分析中職學生入學時選擇專業及畢業時選擇職業時的心理現象,歸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提出中職學校應該如何運用心理咨詢技術,解決學生專業選擇與職業實踐中的心理問題。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心理咨詢;專業選擇及職業實踐指導
[中圖分類號] G4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61-01
中職學生面臨入學時的專業選擇與就業時的職業選擇,這兩次選擇對學生的發展與成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面對這種選擇,中職學生可以說是彷徨迷茫。內心也會有很大的波動,甚至形成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職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好心理咨詢技術幫助學生疏通各種心理問題,引導學生更好地選擇專業和職業。
一、中職學校的學生入學時專業選擇與畢業時職業實踐呈現的心理現象及分析
中職學生入學時大多處在少年至青年的轉型期,畢業也正處于青年初、中期,由于他們大部分都處于青春的叛逆期,心智都不成熟,也由于他們的生活環境及所受教育差異性較大,因此他們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容易產生心理情緒的困惑及各種心理矛盾交叉出現。
(一)激動興奮、渴望上進心理類
學生在即將面對新環境新選擇時,大部分都會表現積極的一面,他們渴望有新的成就,獲得新的認可。會主動找教師了解專業的情況,也會主動上網查找有關專業的資料,他們都想表現得比其他同學更熟識了解專業;他們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充滿自信與期望,同時表現出強烈的自立自主意識,在選擇就業時早就做好準備,他們自信的態度感染了身邊的同學朋友和親人。
(二)猶豫徘徊、盲目盲從心理類
學生在家里過于依賴父母,在學校過于依賴老師及同學,往往很少表現自己的主見,遇到重要的選擇不做具體分析,也不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做選擇或決定前思前顧后、猶豫徘徊,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失落失望、失敗放棄心理類
學生情緒極度不穩定,自控能力較弱,有著明顯的兩極性,他們容易激動同時也容易極端悲觀,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常容易退縮,容易放棄,自卑心理強烈,在對待工作時常常是眼高手低,攀比工資與待遇,如果自己的期望在現實面前破滅時就容易自暴自棄,甚至破罐破摔,放棄專業、辭職跳槽現象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游手好閑,無所事事。
中職學生在選擇專業和職業實踐中所呈現的心理問題,都屬于他們成長中的煩惱,但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防微杜漸。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治,解鈴還需系鈴人。中職學校應該承擔起引導疏通學生選擇專業和職業實踐時處理心理問題的主陣地作用。
二、運用心理咨詢技術指導學生專業選擇及職業實踐的策略分析
(一)舉辦各種心理咨詢講座,變心理咨詢的被動預防為主動預防
中職學校大多設有心理咨詢室,并配有專職的心理教師,這些心理教師大都取得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師證件,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從一對一地解決問題,到一對多地有效預防問題。如針對新生開展如何讓新生運用興趣與特長選擇自己的專業,擇業就業心理分析與對策等講座。每個學期每個階段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了解工作程序,適應工作環境;更好地預防和消除學生心理問題。
(二)動員各方力量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雙邊活動預防為多方聯動預防
中職學生在職業實踐時心里存在多樣性、矛盾性、沖動性、復雜性,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咨詢應具有多方聯動性。家長的關愛與期望,企業的重視與培養,學校的責任與擔當。社會上的尊重,企業的關懷等各方的合力,才是解決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強大力量;在就業實踐中也有可能出現突發問題,因此各種力量對他們的關愛應該長期化,跟蹤關注化。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形成自立自強的良好心理狀態,樹立能夠應對融入社會時各種挑戰的必勝信心。
(三)運用各種心理咨詢技能技巧,加強心理咨詢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預防
心理咨詢的實際是一種雙方交流的過程,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全神貫注地聆聽學生的講話,認真觀察其細微的情緒變化,時時通過必要的應答與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關注,學會用心去聽,用心去判斷;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他們,換位看問題,思考問題,確切地了解學生心理情緒變化的起因,通過分享自己成長的經歷或者探討成長中的問題,多鼓勵和啟發學生,多做正面和正能量的引導,言辭懇切,表情和藹。
中職學生在選擇專業與職業實踐中出現的幾類問題,學校既要有共性的普通處理預案,又要有典型案例的處理探討。
如針對失落失望、放棄失敗的心理現象,普通的預案處理是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剖析,提供較多的陪伴、鼓勵、理解、肯定等正能量體驗,同時幫助學生澄清幻想與現實的區別,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修復自卑,提升自我效能感等。典型案例探討如我校會計專業學生王×,由于個子不高,相貌平凡,在臨近畢業時,多次求職受到打擊,于是出現了很多過激反應,如逃課、容易發怒等。心理咨詢師建議:針對王×的這些情況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先是根據學生的性格、年齡、專業、特長等,開展客觀的分析,讓學生自己可以更好、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幫助開展就業環境的評價,找到未來求職的方向,學會享受工作和就業,用技能樹立自信,學會自我調節,提高抗挫折能力,鼓勵其根據市場需求以及自己的專業,考取會計證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隨著國家對中職學校教育的大力支持,打通了人才成長的通道;用工企業對人才需求意識的多樣化要求“重能力”“重專業”“重合作”“重發展”;人們對專業與就業、就業與創業不斷深入認識。中職學校對職業實踐的重視,讓學生就業與成長的道路越來越寬廣,形勢越來越好,中職學生的前程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