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瑩
摘 要:“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初心——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考驗,經過9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對于進一步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加強與改進黨的建設路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于當代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學生進行中共黨史教育,更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意義;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向全黨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它要求全體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我黨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緊密結合新時代的特點和實踐要求,不斷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推向前進。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意識。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初心——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考驗,經過9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自建黨以來,黨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貢獻。胡錦濤同志也曾經深刻指出:“正確地對待歷史,關于總結經驗,這是一個鄭重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熟的重要標志。”作為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總結和學習黨的歷史經驗,是黨的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進一步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加強與改進黨的建設路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于當代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學生進行中共黨史教育,更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學習黨史的重要意義
1.繼承與發揚黨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
黨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7月1日成立以來整個發展過程的全部歷史。中國共產黨能從建黨之初僅有50多名黨員發展至今擁有近八千萬黨員之眾的世界第一大黨,其本身即是一個奇跡,又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正義的黨,無私的黨,為民造福的黨,因此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從而星星之火燎原了整個中國。縱觀歷史,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群眾,帶領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斗爭的目標和方向。在農村進行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劣紳與地主,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讓農民有飯吃,不再餓肚子,受人奴役,結束了終年勞苦而食不果腹的歷史;在城市依靠群眾推動中國工人運動,解決工人受剝削的問題,從而,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從痛苦的生涯中解放出來。1925年的五卅運動標志著全國范圍的革命高潮的到來,為舉行討伐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奠定了群眾基礎。最終大型工廠也收歸國有,工人不但保住了飯碗,而且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重。建國后,中華人民《憲法里》第一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通過學習黨史,我們會了解到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唇齒相依,魚水關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他堅持抗戰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設了敵后根據地,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這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大家耳熟能詳,人人會唱,就說明人民愛戴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深入人心。
黨為的人民群眾,依靠的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黨的基礎,優秀的黨員也是從人民群眾中提拔出來的。我們的黨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人民群眾,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在今年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繼承了這一傳統“不忘初心”,他飽含人民情懷,多次提到“人民”。他說:“人民群眾在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到“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再到關注“小鄉村”里的“大民生”“你們的垃圾都運到哪里了……”
在3月3日到3月20日兩會期間,每一次會議上“人民”的分量永遠最重。在3月20日兩會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是多次提到人民,他講到“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驕傲”。近5000字的講話里,通篇以人民為中心,句句宣示著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的使命和責任擔當。
不忘初心,以民為本,以民為重,這是我黨取得各項革命勝利的經驗,不僅要將其繼承下來,而且要傳承下去,并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
2.領悟黨的方針、堅定黨的信念
回顧歷史艱難苦恨百戰多。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無理得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緊急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正確的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之后,領導軍民同侵華日軍浴血奮戰,經過八年艱苦卓絕,如火如荼的戰爭,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然而,國民黨又雪上加霜!1946年6月起,悍然發動全面內戰。黨領導人民解放軍開展土地革命、學生運動;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最終解放了全中國,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紀元。
通過對黨史的總結與學習,我們增強了對黨的方針政策的正確領悟,對黨取得的歷史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進而對中國共產黨光榮的黨,偉大的黨增加認同感。黨的歷史證明,堅定的信念是戰勝困難的動力。通過學習黨史,我們更進一步地深刻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真諦,從而堅定信心,增強愛黨愛國的自覺性,將全國人民凝聚在一起,實現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
3.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黨的歷史充滿豐富的辯證理論,在學習黨的歷史過程中,通過認真總結其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育,從而獲得啟發,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理解與認識上的局限性及偏差予以糾正。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對知識與科學的認知更加全面、系統。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洞察今天,才能對明天做出科學的預測,進而制定并堅持完善實現正確的路線、方針與政策,有助于提高組織領導能力與工作水平。
4.增強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偉大的、正確的、光榮的黨。他善于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實踐中發揮優勢,在實踐中克服困難,在實踐中帶頭前進。毛澤東指出:學習、總結、借鑒歷史是為了“承繼這一珍貴的遺產”。黨史的學習,正是從中借鑒、吸收黨的建設與領導的經驗,不僅有利于精神遺產的傳承,更有利于保持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有利于嚴格遵守黨的方針與政策,實現黨的偉大目標。通過黨史的學習,黨內的先進事例可以激發黨員們的奮斗精神以及在改革路上的創新精神,從而增強其自覺性,牢固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磨煉其意志,增強黨員意識與黨性觀念,保持黨性的修養。這些歷史為我們創新未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我們做好當前的工作與未來的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與指導作用。
二、學習黨史的形式
為進一步加深對黨的認識,堅定廣大黨員、積極分子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與決心,開展多形式的黨史學習活動有助于對黨史的進一步認識與理解。
1.將黨史教育納入正式教育中
促使黨史不僅停留在黨員與積極分子的學習階段,將黨史教育納入正式的教育教學中,做到有依有據,有理有念,使黨史學習不僅成為黨內人員的學習基礎,更為親黨近黨的廣大群眾提供學習的機會。
2.充分發揮先進性帶頭作用
以黨員及積極分子為核心,教育和引導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自覺學習黨史、認真學習黨史。通過多種方式,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經驗,加深對黨章、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充分發揮先進黨員的帶頭作用,將黨史作為各級各類群體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內容。
通過對黨史的學習,為前進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借鑒的歷史;通過對黨史的學習,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加深對黨的認識提供了契合的機會;通過對黨史的學習,為汲取有益于提高黨執政能力的經驗教訓提供了平臺。以古鑒今,以史為鑒,奮力開拓,永遠向前,開創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