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艷 張娜 王文軍 王翠華 房宇 李敏艷 雷穎
摘 要:本文以陜西省某高職院校某系為例對連續五年的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縱向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基本呈現上下波動的狀態,總體異常學生的比例有上升趨勢。學校、家庭、社會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關注引導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心理健康;SCL-90;高職
近來來,在大學生中出現了多種心理問題[1]。學業問題、網絡成癮、情感挫折、人際關系、經濟問題、就業問題、家庭問題、抑郁狀態、焦慮狀態、強迫癥狀、精神異常還有其他的一些心理問題正廣泛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能夠較全面的認識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本研究搜集了陜西省某高職院院2013——2017年新生入校時的心理健康數據,并進行了分析。主要采用的是由北京心海軟件公司提供的心理健康軟件,選用的量表為SCL-90大學生心理健康測量量表[2-5],采集時間為新生開學后的第三周。將單因子研究結果總均分超過2分的標記為異常,即表明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已出現異常,輔導員及家長應給予以密切關注。
一、參加測評學生心理健康異常情況
表1表示2013——2017年新生中心理異常人數和異常學生所占比例。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3——2017年,心理異常學生的比例在9.3%-13.9%之間,有稍微上升的趨勢。
從表1可以看出,2013-2017年之間,新生心理普查的異常學生人數及比例處于一種上下波動的變化之中,就心理異常的學生人數來說,2016級新生中最多;就心理異常學生所占比例來說,2017級達到最大,而且從2015-2017年新生中出現心理異常的人數比例持續上升。
二、大學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2013——2017年大學新生在心理病癥各因子異常人數及比例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2013——2017年間軀體化癥狀異常的學生比例基本上呈現上升的趨勢,出現這種異常,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大學新生剛剛入校,對周圍自然環境和人際交往環境都是一個新的適應過程。強迫癥狀異常學生的比例基本呈現下降的趨勢;人際關系敏感癥狀異常學生先下降后又上升;抑郁癥狀異常學生比例2014年最高,基本上穩定;焦慮癥狀異常學生比例2015年最高,其他年份也處于比例穩定的狀態;恐怖癥狀異常學生所占比例雖然不大,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偏執癥出現了上下波動;精神病癥狀和其他異常的學生比例都不是太大。
三、針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應對措施
1.集體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基本上各學校均給學生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足以說明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應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要以班級集體教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全員參與和個別對待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不僅使全體學生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又能使個別學生的各種特殊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再者,可建立個別輔導模式,彌補“集體輔導”的不足。
2.學校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學校的任務,它應當以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拓展陣地,其中家庭和社會因素也都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特別是家庭教育,它直接與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關聯。以家庭教育指導為鏈接,利用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和家庭的聯系。
3.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結合
學校心理輔導是輔導人員從受輔者的實際出發,協助、引導受輔者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正確認識環境和認識未來,并學會面對困難和挫折,能夠協調人際關系,維護和恢復心理平衡,促進身心健康,增強生活的適應性。最終使受輔者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品德和才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并能依據自己的特點、環境和機緣,去選擇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社會的人生道路,以便愉悅、有效地屬于自己特有的生活。
4.開展講座,普及知識
尋找貼近大學生生活的例子或大學生關心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用啟發法使學生形成自己符合社會要求的有價值的人生目標體系,追求人生理想,有責任感、進取心又樂觀豁達,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醫學類專業的學生以后工作面對的是廣大病患,如果心理出現任何的問題,對疾病結果的診斷及用藥都是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所以做好醫學類專業學生的心理動向預測,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及時矯正,不僅對大學生自身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對學校和社會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鄭柳寧.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九年縱向研究——以沿海某高校為例[J/OL].領導科學論壇,2018(07):89-90[2018-04-26]
[2]陳力、張偉、李艷芳、盧嘉明、許斌.運用SCL-90量表評估外來務工人員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7,17(10):1416-1420
[3]封雪霏、向媛薇.基于SCL-90的廣東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15):62-64
[4]方必基、謝云天、劉彩霞.近十一年醫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調查結果的Meta分析及常模確定[J].現代預防醫學,2017,44(09):1642-1646
[5]LI Shiming,CAO Lingzhen,CHEN Jia,YANG Queping.SCL-90 test results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hina:a meta-analysis[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06):961-966
作者簡介:
張艷艷(1988--)女,碩士,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生物化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化學、分析化學、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