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紅
【內容摘要】高中歷史是高中學科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科目,在高考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學好高中歷史,對于學生的高考成績提升,為高中生順利通過高考進入高等學府學習,為高中生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想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明確的學習方向,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科學的知識框架,高中教師應當對高考試卷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題目考查方向,尋找命題規律,保證學生能夠獲得對高考試卷的準確把握。在此我們對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規律進行簡要的探究。
【關鍵詞】高考 高中歷史 選擇題 命題規律
歷史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之一。在高考歷史各題型中,選擇題是一種最基本的題型,所占分值比重大,并都屬于客觀題型,不存在主觀偏差,因此在閱卷及評分過程中出現誤差的概率極小,因此一直以來都受到高考試題命題組的高度重視和深深的喜愛。從此角度來看,只要能夠有效把握選擇題型,就相當于獲得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的金鑰匙。但是在高考歷史試題中,選擇題的數量很多,考查的知識點過于分散,可以進行命題選擇的范圍太廣,因此想要準確把握高考選擇題的命題方向也就具有了一定難度。近年來,高考歷史命題策略已經逐漸形成,高考試題的整體結構趨于穩定,因此對高考歷史的選擇題命題規律進行分析,也具備了很大的可行性。
一、重視基礎內容積累,重點考察主干知識
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較強的考試,首先需要保證其公平性、公正性、客觀性,在試題命題過程中首先就需要保證能夠真正展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能力,讓那些真正掌握了高中歷史學科知識、真正掌握了高中歷史學科技能的學生能夠把自身的素質真正展現出來;同時還需要尊重史實,考查學生對高中歷史專業知識的掌握與積累。因此在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過程中就完全凸顯了以上理念,具體做法就是從學生的歷史知識積累出發,重點對基礎知識進行考查,這就都屬于主干知識的范疇了。在2017年高考文綜試卷歷史學科的題目當中,就是把古今中外歷史上發生的一系列的重大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的行為,凸顯歷史背景的圖片以及表格等多種內容進行了考查,以突出對基礎內容的積累與考察。例如第24題、25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6題是對歷史人物的準確分析,第27題至第29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的經濟,第30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的戰爭,第31題考查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經濟體制,第32題考查的是國外文化的起源,第33題考查的是國外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第34-35題考查的是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一定要不斷強化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提升學生對主干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廣用圖表文字材料,考查靈活應用能力
在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過程中,材料題歷來都是能夠將史實真實反映,具有原汁原味的歷史風格的主要題型。材料題型一方面可以把歷史真正反映出來,給學生以準確的感知,幫助學生快速回憶起積累的歷史資料,同時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材料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歸納、探究的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方面也具有極強的考查作用。在2017年高考文綜試卷歷史學科的題目當中這一點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所有的題目均為材料題目,12道選擇題目當中,共有圖表型材料題目3個,分別為第25題、第26題、第33題;有漫畫型材料題目1個,為第34題,其余8個題目均為文字型材料題目。可見傳統的問答題已經漸漸退出了考查題目類型隊列,材料分析題目已經成為高考歷史選擇題命題的主流。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閱讀材料的速度進行訓練,并能夠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切割、剖析、提煉、歸納,實現答題過程的快速、準確。
三、側重學生探究分析,體現綜合素養提升
高中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是否具有更高水平的綜合能力,是否具有更為科學的素質理念,都直接關系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建設活動開展,因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成為高中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這一理念也在高考歷史命題中得到了明顯的展現。
一方面所有題目更加重視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理念的培養,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更加強調學生通過調用既有的知識對題目進行判斷、闡釋和論證。
另一方面,更加重視科學的歷史發展觀在歷史命題中的展現,通過題目來對學生的歷史觀念進行考查,促使學生對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形成更加科學的認識,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證學生在良好認知的基礎上獲得更高水平的提升與發展,獲得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
總而言之,高考歷史選擇題在命題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上是有跡可循的,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應當不斷對高考試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把握選擇題的出題規律,保證高中歷史教學能夠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保證學生能夠科學備考、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保證高中生能夠在高考中獲得理想成績,從而進入理想的高等學府接受更為高等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勝平.浙江省高考歷史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5(3):63-67.
[2]張喜良.高考歷史命題之大勢[J].教師,2015(6):89.
(作者單位: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