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風波
一、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
1.信息化教學資源不完善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工作一樣,都需要配套的完整的教學資源數據庫,尤其是信息化教學,它是一項系統的教學工程。在高校信息化教學中,許多高校沒有成熟的教育資源數據庫,導致在教學過程中資源缺乏,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約了信息化教學的使用。
2.信息技術與高職課程整合不高
信息化教學方法的使用,其根本目的是促進傳統形式的教學改革,是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信息化教學只有在足夠接近高職課程的情況下,才能在促進教學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實現更大程度的融合。目前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缺乏與高職院校的技能型課程的整合,形式化嚴重,嚴重影響了在教學中的促進作用。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根本還是技能型教學,如何加強教與學之間的互動至關重要。
3.學生認可度不夠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許多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方式缺乏認同。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時,高校迫切需要改進傳統教學設計,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認同感。尤其是“90后”乃至未來“00后”的學生,加強引導、提升其對信息化教學的認可度勢在必行。
二、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
1.信息管理和管理工作不足
有很大部分高校在信息化技術的管理與資金投入上存在較大程度的欠缺,實際教學工作開展時很難保證教學效果與質量,限制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和發展。
2.信息化教學資源匱乏,利用率不高
目前各大高校在信息化教學工作中并未形成完整配套的信息化教育資源庫,各大高校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教學資源共享與交流,這一實際情況嚴重影響了大學信息化教育的順利發展。此外,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校資金投入有限,電子設備缺乏及時的更新與維護,加上教師多采用傳統形式的教學方式授課,這導致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較低。
三、提升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質量的策略
1.整合教學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加強自身教學資源信息庫建設的同時,高校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聯網技術積極搭建在線平臺,實現全國大學資源共享,通過資源共享實現信息資源多樣化,完善資源信息數據庫,為信息化教學資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2.強化課程設計,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信息化教育的效果與教師的課程設計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應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信息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技能
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直接決定了信息化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教學水平主要有援引與培訓兩種途徑,一方面注重現有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在現有師資力量的基礎上引進新型信息技術人才,發揮影響作用,帶動整個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程標準下的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高等職業院校的領導和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方法方式,教師也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實現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完美結合,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實提高高校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宏鐸,陳蘭麗.淺談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5(35):179-181.
[2]孫 凱.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