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為民
一、社會協同治理問題
在中國社會協同治理過程中,傳統社會治理觀念依然會對人們管理改革創新發展造成影響。比如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地方行政機關擁有所有社會治理執行權力,人們依然無法擺脫舊社會治理觀念。在長期傳統治理觀念中,協同主體治理思想逐漸受到限制,易對其他組織職能產生排外情緒。因此,當前社會協同治理中的主體價值并沒有體現出來,從而導致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量增大,難以全面掌控社會治理中的各類生活問題。在中國社會協同治理方面,各類協同主體可能會因為利益而產生矛盾糾紛問題,而協同治理機制難以化解雙方矛盾。當社會協同治理逐漸轉變成利益追求時,社會治理難度便會相應增加,不利于社會穩定。
二、社會治理協同機制
1.社會治理資源協同機制分析
在社會治理過程中,需要通過社會治理資源提供基礎保障,促進社會治理措施順利開展。社會治理資源包括全在資源、稀缺資源與現實資源,通過激活各種社會治理資源提高協同治理協調性。因為在社會治理資源整合方面還沒有協同制度作為指導,所以社會治理資源依然處于分離狀態中。因此,政府部門必須發揮主導作用,優化社會治理資源,將資源投入到基層組織與基層社區治理中,為基層群眾社會問題治理提供基礎保障。在社會治理資源挖掘方面,應注重傳統社會資源整合工作,有效調節基層群眾之間行為關系,促進社會治理工作優化。
2.加強社會治理協同制度建設工作
在中國社會協同治理過程中,需要通過協同制度轉移政府權力,確保社會基層組織能夠擁有協同治理權利。基層組織主要負責社會生活管理工作,與社會群眾之間關系比較密切,可以將部門治理權力轉移給基層組織,由基層組織幫助政府部門協調社會群眾問題。在社會治理協同制度建設工作中,必須加快法律體系完善工作,為社會治理各協同主體提供法律保障。通過相關社會治理協同法律體系規范各協同主體之間行為與權限,利用程序法與組織法對各協同主體形成約束力,避免各協同組織因為利益糾紛問題而影響到社會治理穩定。同時,加強社會治理協同制度中的網絡平臺法律體系完善工作,規范各網絡協同治理平臺工作流程,提高社會網絡協同治理工作效率。比如在電子政務相關法律體系建設方面,必須加強不同網絡系統通信機制完善工作,從而為社會協同治理提供基礎保障。中國社會協同治理工作內容龐大,涉及領域繁多,需要通過協同制度建設調整各種治理方法與治理理念,促進相關政策法律落實。
3.社會治理協同機制建設對策
社會協同治理機制是一種規則體系,主要對社會治理過程中各類協同主體活動形成制約,使社會治理工作更加規范與系統化。在社會治理協同機制建設方面,需要對重要組成內容進行創新探索,協調各社會治理協同主體之間關系,為共同社會治理目標貢獻力量,從而實現社會治理效益優化。社會治理協同機制必須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將社會治理各主體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社會治理協同機制管理中,各類協同主體必須相互合作,發揮自身優勢,盡量減少社會治理成本,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當前中國社會正處于重要轉型階段,需要通過社會治理系統機制帶動各協同主體加入社會治理體系中,加強社會生態、政治與文化等建設工作,彌補各協同主體治理中存在的缺陷問題,從而提高社會協同發展水平。社會治理協同機制建設是現代化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發展需求,對中國社會治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協同機制是中國社會治理的一種管理制度,對我國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當前社會治理協同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利益糾紛問題與資源創新理念不足等問題。因此,在中國社會治理協同機制建設方面,必須加強理念創新、制度完善與治理資源優化配置等工作,促進社會治理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丁芝華.國外公共管理中的部門協同機制研究述評[J].經濟研究導刊,2016(7).
[2]宋魏巍.中國政府數據開放協同機制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