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壽,曾藩秋,陳鍵中,張秀云
短式網球,又稱“Mini”網球,是一項把標準網球的場地、規則、器材等簡易而成的適宜兒童早期網球啟蒙訓練的新興網球運動項目。在短式網球動作技能學習中可以訓練到所有被用于正式標準網球的動作技能如正手、反手、發球等,是兒童正確掌握網球基本動作技能的最佳訓練形式。由于短式網球對場地要求小、易開展,而且適合青少年早期的網球學習,短式網球深得廣大家長的喜愛。表象訓練是指在語言引導下,人頭腦中反復想象某種運動動作或運動情景,從而提高動作技能和情感控制能力的過程[1],是個體利用本體運動感覺以及之前的經驗、體會等在腦中冥想所要學習的動作或運動情景,即在頭腦中有意識地對形成的運動或者情景進行回想、重復、改正以及進一步提高動作技能。隨著心理學在體育運動中的滲透以及逐步完善,體育界內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在訓練中滲透心理技能訓練,心理技能訓練也成為體育訓練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體育界中各學者對運動心理技能的研究涉及多很多方面,對表現訓練的探討是多維度的,劉文波等(2009)人認為把表象訓練融入到足球訓練中,有利于足球運動員提高自信心、克服賽前焦慮從而提高競賽水平[2];王東良(2004)指出表象訓練對日常的教學和訓練效果有很好的效果,通過表象訓練有利于學生鞏固運動技巧和提高運動能力[3];張陵芝(2001)通過實驗證實表象訓練法有助于學生較快地形成正確的游泳技術,讓學生對游泳動作有更深入的理解[4];徐和慶和朱天明研究表明表象訓練可以有效幫助提高力量訓練效果[5];Harrise.D.V和Robinson.w.J. (1986) 等人認為表象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技能[6];Copper & Moran(1994)論證了表象訓練能提高運動技能[7];劉永峰等對排球扣球技術進行運動表象訓練研究,提示實驗組學生在起跳動作中動作協調、動作時機把握、起跳后的空中動作完成質量上優于對照組,統計結果呈顯著性差異[8]。
由于青少年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相對而言,青少年的神經興奮系統較神經控制系統要活躍,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小朋友都是比較活潑好動的,他們通常表現出一些多余的行為,如:在上課或者網球訓練時喜歡開小差,到處捉弄周邊其他的小朋友,很難長時間靜下來認真學習網球動作技能,動作也不協調等。在現實中,很多教練依然是按照傳統的網球教學方法來教兒童學習網球動作技能,結果很多網球人口在枯燥無聊的揮拍中慢慢流失。加上5—10歲兒童的學習方式和對事物的接受能力跟成人都有很大的區別,成人在教練的引導下三言兩語便可以理解相關的網球動作技能且明白應該注意的動作要領該怎樣做,而兒童在學習新動作和知識時卻不一樣,他們先是主要通過靠模仿,然后慢慢才形成自己對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兒童擁有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加上兒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成人的要短很多,僅靠常規的教學方法對兒童理解、接受和學習網球動作技能具有一定的難度。綜上所述,把表象訓練融合到兒童對短式網球動作技能學習中具有非常必要性。
在廣東省奧林匹克青少年網球業余體校參加夏令營的短式網球培訓班中隨機抽取40名兒童,其中男生24名,女生16名,把40名兒童隨機分成2個組,一個對照組,一個實驗組。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心理學和訓練學相關資料,關于表象訓練的實驗和研究都是針對成人或者青年,很少有關研究兒童方面的文獻,同時也肯定了此次研究的意義。
2.2.2 數理統計法
在收集完數據后,運用統計軟件SPSS 20對數據進行有效分析。
2.2.3 半結構訪談法
在實驗前,為了證實本研究具有研究價值,特意向有關專家進行了專門的訪談。其中一位網球專業出身、現為全球職業網球教練員國際考官的專家指出:“把表象訓練法融入到短式網球當中,一個符合短式網球趣味性這一特征,其二有助于兒童通過簡單的游戲(表象訓練)了解網球動作技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對兒童掌握網球動作技能很有幫助”。
2.2.4 實驗法
本研究最后從擊球效果和揮拍的連貫性以及完整性等綜合方面考核評價兒童的網球動作技能,由于報名參加夏令營的兒童都是零基礎的網球初學者,所以認為分組基本上不存在動作技能上的差異。
實驗時間:從2017年6月到2017年7月,4次課/周,2小時/節課。
試驗后分別對兩個組別的兒童進行網球動作技能的考核,最后的綜合得分是根據有效擊球+網球揮拍動作的流暢性+完整性而評定。

表1 表象訓練對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動作技能的影響
從表1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經過表象訓練干預后,干預組兒童短式網球三項基本動作技能的平均分數都要高于對照組。從整體上看,表象訓練對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基本動作技能有一定的效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網球動作技能的學習,兩組別之間正手擊球動作技能沒有顯著性差異(P=0.201>0.05)。盡管兩組的兒童在學習短式網球正手擊球動作技能時沒有明顯的區別,但是根據考核教練的反饋“實驗組兒童的正手擊球技能在揮拍的流暢性和完整性上要比對照組的兒童好,表象訓練跟短式網球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相近,有助于兒童提高學習網球動作技能的興趣,在學習短式網球動作技能時專注度也較對照組兒童的要高”。
經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果可以證明表象訓練對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動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兩組兒童的正手動作技能沒有明顯的區別,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正手動作技能只需要一只手就能完成揮拍動作,動作技能相對其他技能要簡單,加上正手在運用上是最多的,練習的時間也是相對比較長,練習者在完成動作時基本上對身體的協調等要求不高。
從實驗結果可以知道,( P=0.047<0.05),實驗組兒童掌握的反手動作技能都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兒童的反手動作技能。在標準網球比賽中,75%的擊球都是用正手去完成,因為對大部分人而言反手是他們的弱項。反手之所以相對于正手要難,是在使用反手動作技能時要求練習者的四肢和身體發力要協調、流暢,而評判一個人的網球水平的高低通??雌湔趾头词值幕厍虻馁|量和動作的流暢性。網球的反手擊球通常都是由兩只手配合合理轉體發力擊球的,對學習者的身體協調控制雙手的發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在學習時會明顯感覺到別扭或者擊球時感覺使不上力,或者是兩只手用力不協調從而經常會導致擊球出界、下網的情況。練習者要清晰地知道反手的動作技能,加上合理的用力方能打出漂亮的反手擊球。
從表中的數據中可以知道,(P=0.012<0.05),通過表象訓練法對實驗組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動作技能的干預,實驗組兒童的發球成功率較對照組兒童的具有明顯的區別。由于發球時兩只手的走向大部分時間都是相反的,這對練習者的協調性要求比較高,加上兒童對自身肢體的控制能力較成人差,拋球的節奏、持拍手的引拍、拋球位置等一系列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發球能否成功。只有掌握流暢的發球動作技能才會提高發球的效率。
通過研究可以知道,把表象訓練融入到短式網球動作技能的日常學習當中,有利于兒童長時間集中精神去學習短式網球的各項動作技能;表象訓練對兒童學習短式網球反手擊球和發球這兩項技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對正手擊球動作技能的輔助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對兒童提高學習網球動作技能的興趣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