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塞布爾
自從人類的活動版圖擴張到太空,規范在太空的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1967年1月簽訂的《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活動所應遵循原則的條約》(以下簡稱《太空法》)普遍被視為國際太空法的基礎。《太空法》最重要的第二章明確規定: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都不能依據國家主權要求,或者通過使用或占領,又或任何其他方法據為己有。

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將火星(或月球)哪怕指甲蓋大的地方據為己有。火星上不會有加拿大或是阿拉斯加,也不會有某某某的封地。雖然《太空法》沒有明令禁止土地私有,卻也不會讓你在火星或其他天體上宣告自己的領土所有權。
| 火星就如同公海,不受任何國家主權的管轄和支配 |
當然這并不是說火星移民沒有一點權力,可以隨意地把他們從住所趕走。總體原則是誰先到,誰優先獲得土地使用權。因此移居到火星上的人類和企業無需擔心某塊土地擁有很多“領主”的情況發生。現在很多打著出售外太空不動產的中介所開出的《產權證》實際上并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這些所謂的“火星地產中介”也無法保證買家權益。就算是丹尼斯·霍珀的“月亮共和國”也一樣(上世紀80年代,美國加州商人丹尼斯·霍珀開始利用聯合國1967年制定的《外層空間條約》漏洞,宣稱自己擁有一切行星的所有權,并向地球人“倒賣”月球和火星等行星上的土地)。

太空法另一個重要文件是《關于登記射入外層空間物體的公約》(以下簡稱《登記公約》)。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974年11月12日3235(XXIX)號決議通過的《登記公約》,凡是向外層空間發射任何物體的國家都必須向聯合國進行登記。登記就意味著發射到太空的物體有了司法權。
太空本質上跟公海一樣,它是開放的,允許任何國家進入和研究。諸如載人飛船和自動探測器之類的太空科技產品,就像是航行在太空“公海”里的船舶。海上的船要記錄在海洋登記冊,太空的船則是在太空登記冊上。就算它們離開了登記國領土,它們的主權和支配權還在。就像設在國外的外交機構、停在國外的軍艦和飛機,總不能因為它們不在國內就認為它們是沒有國籍的。
| 太空移民的雛形——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是首個由多個國家共同修建的外太空建筑。月球國際村、火星合作基地和太空里所有科技產品和工業建筑都有類似國際空間站的法律法規。各國發射到太空的太空艙屬各國所有。不久前Bigelow Aerospace公司向太空發射的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BEAM)是空間站首次出現個人所有的太空艙。這就意味在太空里首次出現了私有權。

1998年1月29日簽署的《國際空間站協議》規定,協議國對于登記在其國家名下、由其提供的國際空間站部件享有司法權和支配權。同時,不論在哪個國家修建的空間站,各國對本國公民都有管轄權(包括刑事管轄權)。
| 私營太空移民 |
歷史上,歐洲殖民國家的侵略腳步遍布全球,但絕大多數的海外殖民均是私人企業在操作,如東印度公司操縱著印度和東方國家,而半官方性質的俄美公司占領了阿拉斯加。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今也是SpaceX、Planetary Resources、Deep Space Industries等私企在從事太空移民和太空開發的活動。
火星不屬于任何國家,但這并不意味著火星移民不受法律管束。就好比一艘船上掛的哪國國旗,這個船上就行使哪國法律,在太空亦如是,太空飛船登記在哪國名下,就由該國法律作主。縱使“靠岸”到了不歸屬任何國家的火星地面,也還是要遵守該國的法律。某國的公司打算向太空發射飛船、移民和空間站人員,它就要申請許可證,接受國家的監督,保證遵守太空法和國內相關法律。
根據俄羅斯聯邦《太空活動法》第9章規定,在俄羅斯從事跟太空有關的活動必須持有許可證。就是說,太空儀器和載人飛船的制造、發射和使用必須有證。類似的法律規定在其他國家如美國、盧森堡公國都有。
俄羅斯法律并沒有涉及修建太空移民點,也沒有實行相關的許可證制度。不僅俄羅斯沒有,美國也一樣。這再一次證明了“火星地產中介”是不靠譜的。
| 火星移民法和火星移民的權力 |

不久前英國天體生物學中心主任、愛丁堡大學教授查爾斯·科克爾召集30號人在倫敦南部郊區一所昏暗的房子里召開了第二屆“地外自由國際大會”。參會者有律師、人類學家、哲學家、太空研究者等。這些學者相聚一堂,共同討論出了一個管理方案,而管理的對象比較抽象,是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東西。
查爾斯·科克爾表示很為將來住在太空的人類擔憂。他認為,自由是很重要的。太空生活如此艱巨,生存尚且不易,何談自由?會議代表一致認為,太空移民法應該借鑒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畢竟它成功地經受了歲月的洗禮并證明了它是自由的保障。然而太空生活畢竟不同于人們所熟悉的地球生活,那里的人天天生活在封閉的空間里,不見日月,不聞朝夕。因此,太空移民法還要根據火星生活的特點做出改變。
太空移民法的核心必須是空氣法。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氣,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呼吸到。它不屬于任何人,它是自由的、無償的,所以我們從未想過呼吸新鮮空氣還需要得到“許可”。然而在太空里,空氣是有限的資源,可以說,誰掌握了空氣的供應,誰就掌控了移民區。
移民還應該享有離開權。雖然會議并沒有最終明確離開的方式以及離開的費用應該由誰承擔。移民應該享有政治權力。沒有群眾的政治熱情,移民政府會走向毀滅。參會者一致認為,移民政府成員應該一部分通過選舉選出,另一部分通過抽簽決定。查爾斯·科克爾還提出了移民政府可能會出現的專政問題,他準備制定一個方案來應對甚至是推翻移民政府的專政。
| 勢單力薄的火星土著 |
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天文物理學家、杰出的科普學家卡爾·薩根認為,火星應當屬于火星人,就算所謂的“火星人”可能是微生物。但同時他也表示,不會因為火星已經有人(微生物)居住就停止移民火星的計劃,正如我們當年沒有因為美洲和澳大利亞有土著居民就停止對它們的開發。
太空移民是否能夠在火星上建立自己的國家、頒布自己的法律?400年前,歐洲人來到他們完全陌生的地方,慢慢掌握了生存技巧,得以在當地生活,然后也發現了在他們之前就已經生活在那里的人。他們可以在遠離故鄉的遠方建立自己的小王國,哪怕沒有來自故鄉的支持。
但火星移民終歸是不一樣的。第一代火星移民如果不與母星保持聯系的話就無法生存下來。就算能在火星上生產食物和建材,能發電,電子設備、精密儀器、藥物等等生存必需品,也還是要從地球運過去。建設火星工業來完全保障火星生活,至少在短期內是做不到的。被寄予厚望的3D打印機在目前看來也還不具備這些能力。
[譯自俄羅斯《科學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