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秀紅
【摘? ?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難點在于習作的教學,然而在低段教學中,句子的教學往往又是一篇佳作的蝴蝶效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深知要引領學生走好每一步,打好堅實的基礎,為他們以后能揮筆自如做好鋪墊。
【關鍵詞】說話欲望? 學習場所? 說的素材? 說完整話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41
一、從圖畫入手,激發學生的說話欲望
從幼兒園步入小學的孩子們,他們還不知道什么叫句子。這時,作為老師要有意識地教會學生說完整的話,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如教學“看圖讀拼音識字”中的“日出、讀書、騎車、竹子”時,可先引導學生觀察彩圖,看看圖中有幾個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周圍有哪些景物?接著讓學生對照圖,用“騎車”說一句話。有的學生可能說:“爺爺陪著小弟弟在練習騎車。”再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環境,分別說說有哪些具體景色,逐步引出“美麗的日出預示著新的一天。翠綠的竹子拼命地汲取清新的空氣。一位姐姐坐在椅子上認真地讀書。爺爺陪著小弟弟在練習騎車。”自然地過渡到純拼音朗讀,進入句子訓練階段。這樣結合識字練習說話,既鞏固了字義,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把一句話表達清楚的能力。
二、只要你有心,處處是學習的場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個熟練的技巧都是通過勤學苦練才能得到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會做一個有心人,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說話練習。課余時間,我經常帶一些自己旅游的照片和孩子們一同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感,同時讓孩子根據這些照片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樣孩子們既沒有拘束感,又能大膽地暢所欲言。隨之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并利用學生課間時間在玩中進行說話練習。在此同時,還發動家長參與這項活動,建立語言練習檔案,時常在班級群中分享成果。通過這樣的練習,孩子們都能大膽地開口說,而且說話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
三、課堂教學中,時常為學生提供說的素材
在我們的課本編排中,有許多課文都給老師和學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拓展空間。這便是我們讓學生拓展自己個性的大好時機,學生可以不拘于課本,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比如:《筍芽兒》一課中寫到筍芽兒鉆出地面后,所看到的、聽到的:筍芽兒終于鉆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
在這,我因勢利導問學生:“筍芽兒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個省略號就是學生天馬行空拓展思考的源泉。一個個小腦袋此時思維活躍起來了,語言風趣充滿童真。他們爭先恐后都想道出自己的獨特想法:“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小腦袋。小朋友在草地上開心地放風箏。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
四、有目的引領孩子們說完整的話,是句子教學的重點
激發學生開口說,是句子教學的基礎;說完整的話,便是句子教學的重點了。
其一,在學生學習語言時,我們就要指導他們說完整的話,特別是低年級教師更應該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學生學習語言首要的要求就是把句子說完整。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擔負著交際的功能,不能把句子說完整就無法正常與別人交流。低段孩子在與人交談時,經常是說半句,意思經常表達不完整,比如:在教《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課時,我問:“卡羅爾的小貓哪去了?”學生經常會回答:“送走了。”我會抓住契機問:“什么人因為什么送走了卡羅爾的小貓?”這樣學生就會進一步表達完整,同時我會特意提醒學生把這句話重復一遍,并告訴學生要養成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其二,這是為今后用書面語言表達的前提。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都源于表達的需要,書面語言是口頭語言的外顯,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經過思維加工以后的邏輯語言,其表達更嚴密,更符合邏輯,段就是語意完整的句子組合而成的。但沒有口頭語言的豐富和完整就沒有書面語言的嚴密性和邏輯性。因此,平時訓練學生說完整話是今后寫段、寫習作的鋪路石。
其三,說完整話也是語言學習和發展的規律。語言自身的發展也是從簡單到復雜,由完整到具體。完整處于語言發展的最初階段,是高級語言發展的基礎。習作教學的整體規劃就是從培養學生說句子開始。首先是說完整,然后才是說具體。
其四,培養學生說完整的話,這也是作為語文教師的責任,同時又是孩子思維邏輯發展的必然趨勢。身為語言教育者,理應教會孩子說完整的話,表達完整他們的真實情感,理應享受語言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同時說完整的話,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嚴密性和邏輯性。然而,在特定的語境中多讓學生運用一些短句來表達,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教學中既要鼓勵學生說短句,也要有機會讓學生練習說長句,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發展。但在教學中,既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視內容,也不能片面追求內容而忽視形式。二者之間應依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同時做到有機結合、相輔相成,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發展。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教學好比一段漫長的馬拉松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不失時機地抓住一切機遇,引領孩子們從基礎做起,走好每一步,才能為將來的“飛奔”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