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可鑫
摘要:對手球項目常用進攻戰術進行分析,為手球項目的教學和比賽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手球;進攻戰術;分析
手球進攻戰術配合是通過一個核心隊員發動,將既定的戰術意圖傳達給每一個隊員,通過默契的戰術行動和預見性,選擇簡單而實用的配合來加以實施[1]。主要包括進攻的基礎配合、陣地進攻和快攻[2]。
一、進攻的基礎配合
(一)交叉換位戰術
交叉換位戰術是隊員間主動進行交叉跑動互換位置,并配合傳接球技術,以打亂對手防守部署,使對手在防守的交接上出現錯誤、不能及時補防或防守區域縮小,爭取進攻空間、時機,進行突破和射門,達到得分目的。在比賽中交叉換位戰術的使用如圖1所示,(1)為防守隊員,△2、△3為進攻隊員,△3帶球向右側切入,把防守的(1)隊員吸引到右側,△2防守隊員定會與(1)隊員進行包夾防守,△3帶球隊員成功達到牽制△2防守隊員、壓縮對手防守區域和為△2隊員爭取進攻空間的目的,△2隊員順勢快速與△3進行交叉換位并內切,△3隊員再將球傳于△2即可進行進攻。若其他防守隊員快速補位防守△2隊員,必定會出現空當,△3隊員也可將球傳于其他進攻隊員,完成射門。
(二)掩護和突破分球戰術
掩護是指進攻隊員利用自己的身體為隊友擋住防守隊員,使其移動路線受阻,積極配合隊友擺脫防守、獲得進攻機會。掩護方式有很多,如側掩護、前掩護、后掩護等。突破分球是指帶球進攻隊員在面對防守隊員時,進行過人突破,吸引兩名及以上的防守隊員進行“關門”或補防,為隊友爭取空當和進攻時機,并立即傳球于無人防守的隊友進行射門得分。在比賽中主要采用方式是中鋒隊員“上提”,為左、右、中衛隊員擋住防守隊員,掩護完順勢內切,尋求進攻機會。左、右、中衛隊員在得到中鋒掩護后:1.于45°方向進行突破,吸引側面邊鋒防守隊員的補防,順勢完成給邊鋒隊員突破分球的戰術,讓邊鋒隊員進行射門進攻;2.在45°直接進行射門進攻,該戰術對進攻隊員的身高、技術和力量要求較高;3.作突破佯攻,“吊球”或間隙傳球給掩護完順勢內切獲得進攻位置和空間的中鋒,完成給中鋒隊員突破分球的戰術,由中鋒進行射門進攻;4.中衛進攻隊員進行突破,吸引防守,再回傳于左、右衛隊員,由左、右衛隊員于45°方向直接進行射門進攻或左、右衛隊員再進行二次突破,吸引邊鋒防守球員,分球于邊鋒隊員進行射門進攻。掩護和突破分球戰術是一個整體。
二、陣地進攻
陣地進攻是指進攻隊伍在發起進攻時,防守隊伍已退防到本方球場區域并部署好防守,形成了嚴密的防守陣線,進攻隊伍發起的有組織、集體的進攻配合。據統計[3],在手球比賽中,陣地進攻的次數占總進攻次數的三分之二左右。越是高水平的比賽,攻防轉換的速度越快,組織防守的能力越強。進攻方在發起快攻沒有成功時,轉為陣地進攻,此時需要進攻隊員根據本隊進攻戰術快速入位。在比賽中陣地進攻戰術主要采用“3-3”和“2-4”隊形。防守隊伍采用的隊形主要有“6-0”和“5-1”,“6-0”隊形基本上是按照手球基本位置占位防守,一人負責一個區域,防守面積大,“5-1”隊形是防守方中衛“上提”,干擾進攻方的傳接球及交叉配合,防守更有針對性,但面積縮小。面對“6-0”隊形防守主要采用“2-4”隊形進攻:1.“6-0”隊形防守面積大,相對的給進攻方的“空隙”也大,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隊伍身高、技術和力量優勢,正面組織進攻,通過交叉掩護配合,由左、右衛在中、遠距離進行跳起射門;2.突破把防守吸引至一側,連續交叉切換分球,跑出空位進行射門進攻。面對“5-1”隊形防守主要采用“3-3”隊形進攻:1.“5-1”隊形防守面積相對縮小,抓住兩側的薄弱區域進行攻擊,外圍隊員先通過連續的交叉換位、進一步壓縮對方防守區域,再進行突破分球,為兩側邊鋒制造射門機會,由邊鋒完成射門進攻;2.中鋒積極穿插、溜底,擺脫對手尋找進攻機會,并積極配合隊友進攻,利用各種掩護為同伴創造機會。隊伍“3-3”和“2-4”隊形進攻在比賽中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是平時訓練水平的體現,另一方面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息息相關。
三、快攻
在高水平手球比賽中,快攻是最銳利的“武器”。快攻是指當防守方轉為進攻方時,在對手還沒有來得及退防、陣腳未穩或未能形成嚴密防線的時候,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發動進攻,破門得分。快攻的主要發動者是守門員,主要執行者是邊鋒隊員,主要形式是一傳快攻和短傳快攻。快攻戰術一般比較簡單直接,需要運動員擁有快速跑動的能力。快攻戰術:攻防轉換時,兩名邊鋒球員快速往前場兩側跑,同時其他位置隊員也快速向前場落位,守門員尋找長傳機會,如果邊鋒隊員能快速獲得有利進攻位置和空間則長傳于邊鋒,由邊鋒發起進攻,破門得分;如若邊鋒無法獲得有利位置或拿到球后無法發動有效進攻,則選擇其他位置隊員或轉為陣地進攻。隊伍快攻次數、成功率的高低對比賽成績的影響很大,快攻的關鍵是運動員的個人能力、隊員間配合的默契、抓住機會和快速攻防轉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禹.手球進攻技術和陣地進攻戰術的教法[J].科技信息,2012,4 (25):304-305.
[2]陳進培.手球運動員個人技術的合理運用與戰術多種變化作用探析[J].體育科研,2010,31 (3):33-37.
[3]賀業磊.上海女子手球隊進攻技戰術特點分析[J].體育科研,2017,38 (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