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新海
近年來,海門市大力弘揚“強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門教育精神,以“做好人、讀好書、踢好球”的校園足球建設理念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貫徹“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發展思路,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機制創新為突破,搭建發展平臺,建立完善了一體化推進、精細化落實,充滿組織活力的四大“塔狀式”發展體系,積極探索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的“海門路徑”,校園足球和學校體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創新兩大發展機制,開辟成長成才快車道
創新學段銜接機制。架構起學前教育、小學、初中到高中一體化的校園足球活動體系,形成了“幼兒園抓游戲、義務教育抓普及、高中抓選修”的發展模式。通過現場推進會、經驗分享會、課程研發研討等活動,引領全市足球課堂教學改革。實行區域化推進模式,全市7所高中(含職中)、5個初中教育管理集團、7個小學教育管理集團、5個學前教育共同體,形成了學前教育至高中層層遞進的人才培養“塔狀結構”。改革中小學招生政策,小學、初中優先錄取對足球感興趣、有天賦的學生,鄉村足球隊員可以直升市區小學、初中。高中錄取設立提前錄取批次,為有足球發展潛力的學生開設持續發展的成才通道。2017年,38名隊員整體升入四星級高中,32名隊員升入直屬初中。鼓勵高中畢業的足球專項運動員報考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和運動訓練、體育教育等專業,并通過教師招聘等方式回家鄉工作。
創新課余訓練機制。加強“滿天星”訓練營分營的布局和建設,海門市設立六大營區,各營區按照全面覆蓋、就近實施、融合共進的原則,組織好營區的日常教學、強化訓練、分級比賽,選聘國內外高水平教練員進行營區教練員指導工作。營區內各學校挖掘有足球天賦的學生,每周組織好課余訓練,成立校足球隊,周末、節假日統一集中到各營區進行足球訓練和校際比賽,評出分營最佳陣容,舉行主客場制的聯賽,形成階梯式一體化發展模式。同時,總營做好精英隊員訓練,共900多人參加了海門市冬季和夏季“滿天星”訓練營集中訓練。
二、完善三大聯賽機制,架構足球發展“立交橋”
校園聯賽夯基礎。完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形成穩定規范的賽制,構建包括校內競賽、校際聯賽、區域選拔在內的“4+N”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校內足球班級聯賽、年級挑戰賽;各教育管理集團開展足球聯賽;教育局舉辦集團挑戰賽、市級總決賽。每年由25000多人參加1000多場校內足球班級聯賽,近3000人參加近400場集團校園足球總決賽,100多支球隊1000多人參加200多場次的海門市校園足球總決賽。2017年,校園足球總決賽決賽階段比賽首次實行主客場制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感受高水平比賽的氛圍。在此基礎上,開展幼兒園對抗游戲聯賽、選拔賽、邀請賽、冠軍杯賽,不斷豐富競賽形式。目前,海門市共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1所,省足球特色幼兒園10所。
高端賽事鑄品牌。海門市成功承辦了全國U系列足球比賽、全國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亞足聯邀請賽等各類國際、國內邀請賽。2017年,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第七營區(小學組)在海門市舉行,共有上海、浙江、安徽以及江蘇省的20支球隊、200多名運動員參加。承辦了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省長杯”總決賽(初中組)等一系列國家級和省級賽事。
品牌賽事創特色。海門市連續7年成功舉辦校園足球國際邀請賽暨絲綢之路U14少兒邀請賽,邀請了來自巴西、西班牙、俄羅斯、韓國、泰國、朝鮮等10多個國家的校園足球隊參賽,將這項比賽打造成了江蘇省品牌賽事。
三、創新五大培訓機制,夯實教師發展奠基石
抓牢普及性全員培訓。加大校園足球專業培訓力度,分層次組織教練員、裁判員、通訊員、班主任、體育教師等專項培訓,做到教師培訓“全覆蓋”,全市所有學校體育分管領導、體育教師完成市級校園足球專題一輪培訓。
抓好管理人員培訓。積極參與教育部國培計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校長參訓率達100%,提高推進與實施校園足球工作的能力水平與輻射普通學校的引領力。
抓細專業人員培訓。舉辦校園足球種子教練員培育班,裁判員、校外指導員培訓班,強化校園足球專業人員培訓。積極聘請教育部專家、長江學者、大學知名教授來海門講學,與上海強茵體育有限公司簽訂師資培訓協議,整體規劃,全面推進,引領教練員專業化發展。
抓實精英教練員培訓。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塞爾維亞足球俱樂部、巴西克魯塞羅足球俱樂部、韓國慶州俱樂部等知名俱樂部簽訂了合作交流意向書,就教練員研修等方面達成了合作協議,利用高水平教練員定期開展示范培訓活動,提高海門市學校教練員水平,目前共有20多名外國教練員在海門教學。邀請德國、西班牙國際足球技術專家團來海門培訓,海門市目前共有C級教練員3名,D級23名。
抓緊球迷文化培育。球迷是足球運動的源頭活水,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球迷,是對校園足球運動最大的推動。海門市在普及校園足球的同時,把球迷文化的培育當作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推動。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球迷俱樂部、球迷志愿者、足球啦啦隊等,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海報、創作隊歌,為自己心儀的球隊加油助威。通過開展“球迷講壇”“校園足球啦啦隊比賽”“球迷風采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愛足球、踢足球、看足球在校園內蔚然成風。
四、創新融合發展機制,啟動足球運動新引擎
創新運行機制。海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將校園足球納入全市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有效組織實施。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教育、體育、足協等多部門共同參加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校園足球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加大經費投入。成立了海門市足球發展基金會,確保每年投入不少于500萬元。投入6500萬元,實現了全市中小學校操場塑膠化全覆蓋,確保每所學校有合格的足球活動場所。投入7200萬元建設了一流的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在全國、全省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2017年,足球基地共舉辦國家級賽事6項,省級賽事7項,市級賽事5項,累計約1067場比賽,接待人數近8.4萬人。政府出資為參加校園足球的學生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降低運動風險,每年補貼200多萬元,補助高水平運動員、教練員伙食,設立教練員培訓專項資金,用于教練員參加各級培訓。積極推動“足球小鎮”項目建設,進一步放大足球主題元素,共享足球樂趣,締造足球夢想。
創新融合機制。積極推動政企、校企合作,開展市場化運作,為青少年足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教育局與舒利珀鞋業公司、上市集團中南建設合作成立“中南珂締緣”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創新運行模式,不斷擦亮校園足球品牌。南通三建每年出資2600萬元與青少年足球學校合作成立精英女子足球俱樂部,高薪聘請原塞爾維亞青少年國家隊教練員團隊擔任教練員。俱樂部的政企、校企合作發展機制,得到了中國足球協會常務副主席張劍、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等領導的贊譽。隨著校園足球的發展,海門一大批企業、社會力量和個人參與其中,東方巨龍、夏克體育、疊商置業、品一鋁業等為校園足球發展奠定堅實的后盾。校企結合,成立校園足球俱樂部,實驗小學東方巨龍校園足球俱樂部、三星小學疊商置業校園足球俱樂部等為海門校園足球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通過機制創新、完善體系,近年來海門市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持續攀升,先后榮獲全國錦標賽冠亞軍、全國U系列比賽亞軍、省足球錦標賽冠軍、“省長杯”總決賽初中男子組冠軍、省校園籠式足球高中組和初中組冠軍。同時,涌現出一批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青少年足球學校顧嘉琦、陳怡婷參加了中德足球訓練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親切接見,多名隊員多次入選國家足球隊集訓。
校園足球是立德樹人的育人工程,海門市將進一步樹立現代足球運動理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足球普及為導向,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不斷提升校園足球運動的規模和質量,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努力探索一條適合海門實際的足球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