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中國油畫藝術仍沒有發展形成健全的審美體系,這給當代油畫藝術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本文將從當代中國油畫的發展展開,分析當代油畫的藝術特點和審美特征,從而為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國油畫藝術審美意義做出合理的闡述。
關鍵詞:油畫藝術;審美特征;審美意義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藝術市場開始興起,油畫藝術開始由少數人的高尚藝術變為大眾化藝術。典型的現象就是藝術作品的價格和流通在不斷提升,這無疑促進油畫藝術的發展和普及。然而,起步較晚的中國藝術市場難免會因為發展經驗不足出現一些問題,從而產生一些庸俗、萎靡的油畫作品,用來迎合低層次的市場需求。如今,現代科學技術和新媒體藝術正在蓬勃發展,各種藝術相互融合,油畫呈現出嶄新的發展狀態。中國油畫藝術的題材、風格、手法、形式、材質等也逐漸豐富。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油畫藝術期待新的突破,其藝術審美也悄然發生變化。
一、當代中國油畫藝術的審美特征
對于美,高爾基曾有過這樣的描述:“美是各種材料如聲調、色彩和語言的結合體,它賦予藝術的創作品,一種能影響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力量,能使人對自己的創作才能感到驚奇、驕傲和快樂。”由此可見,藝術所展現出的美是有著廣泛的認同。與其他藝術相比,油畫藝術作為可視性藝術,美的突顯尤為重要。就當前中國油畫藝術來說其美的范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描繪:
1.自然之美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人類是在與自然的交流、認識中不斷發展的。油畫藝術作為一種人類意識形態的體現,必定和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客觀上看,油畫藝術展現的是三維空間,它所呈現出自然對象的真實度、豐富度以及深度程度是其他藝術無法比擬的。而在油畫的創造過程中,人們對于自然物形式上的某些特征有著獨特的情感。例如有序的、整齊的、色彩繽紛的自然物象的塑造或是材質、形狀、色彩自然景觀的表達,均能給人以美的體驗。因而,當代中國油畫藝術美的實現需要創作者發現生活、走進生活、體會生活,以展現自然的美好。
2.理想與形式之美
在油畫藝術中,畫家對于自然美和理想美的追尋是同時展開的。而所謂的理想美是創作者主觀意愿下對于自然美的概括、凝煉,使其符合一般人的審美意愿。形式美則是基于理想美塑造完成的基礎上,對于理想美的規范化表現,一定程度上說是理想美的追求帶動了形式美的開掘。在今天看來,理想美和形式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隨著時代的變遷、藝術家個性的差異而在不斷變化。我們在認識油畫藝術中的理想和形式之美時,除了要分析油畫藝術本身以外,更要考慮油畫藝術背后的社會、人文因素。
3.生命之美
所謂的生命之美,既包含了生命體驗之美,又囊括了生命創造之美。具體到當代油畫藝術中來,生命體驗之美就是繪畫者將生活的感悟轉變為有生命的人格這一過程體現出的美感,而生命創造之美則是繪畫者生命人格注入油畫藝術所創造出的美感。生命審美是以藝術創造為表現宗旨,它沒有被固有的意識形態所束縛,故而呈現出的是生命自覺的藝術、是生命創造的藝術。對于當代油畫藝術本身來說,這種生命之美根植于現實生活并作用于現實生活,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實踐也會觸動生活內化生命的審美力以及生命外化藝術的創造力。因而,我們在審視當代油畫藝術的時候必須重視其生命之美的探究。
4.意境之美
“意境”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意與境、情與景的交融而創造出的藝術形象。在油畫藝術中,意境多呈現在風景畫中,一般來說,景物的描繪不單單是表現出景物的特色,更多的是通過景物渲染出一定的意境,可見意境已經成為一些油畫藝術表達的重要手段。雖然在西方藝術中并沒有意境的說法,但我們仍舊可以從一些油畫中發現意境表達的蹤跡,由此我們可以明確:油畫藝術的表達需要借助意境表達,才能加以宣泄。就當代中國油畫藝術來說,很多藝術作品的審美表達僅僅流于形式、不具有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我們在審美過程中更加注重對意境之美的解讀。
二、當代中國油畫藝術的審美意義
在藝術的世界里,一件藝術作品的誕生往往是藝術家創造藝術審美價值的勞動過程,因此,藝術的創造也就成為審美的塑造。就當前我國油畫藝術來說,發展體系的不健全使得我們無法真正領會到其藝術審美的真諦,這也促使我們展開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審美的探究。實際上,探究當代油畫藝術審美存在極現實的價值。
一方面,探討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審美的意義在于使我們對于當代油畫藝術有更深刻的認識。當代油畫藝術審美是油畫藝術中較為深層次的情感體驗,不是輕易就可窺見的。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到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之中,時刻把握不同狀態下油畫藝術所表現出的美感。通過當代油畫藝術審美的探討,我們能夠發現當代油畫藝術的優勢,也能夠找到不足之處,這都將促進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探討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審美的意義在于完善了當代油畫藝術美學體系。一直以來,我們對于藝術美學的態度追求僅僅是形式上的美感,往往忽略了對藝術內在美感的追求,這也使得我們探究藝術的審美總過于片面。而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審美探究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相互制約的審美感觀,需要內外同時展開。如此,自然促使當代油畫藝術審美朝著更加健全的方向發展。
總之,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審美是一個復雜多變的藝術體驗,對其所展開的探究也必定是受益良多的。由于藝術審美的探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而任何因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我們對當代油畫藝術的審美判斷。即便如此,這都不能成為我們停止對當代油畫藝術審美探究的理由。因為當代油畫藝術的任何審美收獲,都可以成為促進當代油畫發展的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冷林,趙力.《中國當代油畫現狀》.今日中國出版社,1993(07).
[2]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管建新.《當代油畫的審美坐標》.浙江師大學報,2010.
[4]高名潞.《中國當代美術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
[5]崔育斌.《似與不似之間——論繪畫的審美特性》.深圳大學學 報,1992.
作者簡介:
曹宗欣(1992-),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