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摘要:中國出境旅游發展迅速,引起了國內外旅游業的關注和重視。但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以及自覺提高修養的意識不足、我國旅游業發展不健全,導致使出境旅游的不文明行為引發了國內外大多媒體的曝光,嚴重影響了中國形象,進而阻礙了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該文就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現象以及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全面分析,以及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和改進辦法。
關鍵詞:不文明行為;原因及影響;建議和措施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517(2018)07-0095-01
1 前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近年來我國出境旅游快速發展,平均消費水平逐年提高。2003年,我國的出境旅游人數達2022萬人次,超過了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客源。2007年我國公民出境旅游達4095萬人次,繼續保持亞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的地位,成為繼德國、日本、美國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客源國。但是,隨著境外旅游的熱潮,也有負面報道陸續出現。中國自古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將“禮”與“儀”的文化傳遞了幾千年,可是時至今日,許多人都在拷問:“中國人怎么了?文明去哪里了?”。這些報道一時間把“中國游客”這一名詞推到了風口浪尖,這些報道就如同在世界人面前給中國游客扇了十足的一巴掌!
2 最常見的不文明現象的具體表現
1)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
國內游客出境旅游給外國友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衣衫不整,蓬頭垢面;很多人在旅游途中勾肩搭背,嬉笑打鬧,在酒店或餐廳大聲喧嘩;不講衛生,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草坪、破壞花草樹木;有些家長讓小孩子隨地大小便,有些便后不沖廁等等這些行為在國內很常見,游客也隨之帶出境外。有報道稱:在2013年7月21日,在白堤兩旁的西湖邊,一些不自覺的游客,脫去了鞋襪把腳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帶來的涼爽。遠遠望去,美麗的西胡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腳池”。一現象的出現使得國人的形象受到嚴重影響。
(2)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懂禮儀
國內常有公民出行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出游到國外依舊存在。闖紅燈、亂停車、不遵守交通規則;景點排隊不遵守秩序,隨意插隊;不遵守法規,擅自闖入某些旅游景點禁止進入區;在景點隨意涂畫、刻字;在不準拍照的地方拍照,在禁煙區吸煙等等。
3 不文明行為產生的原因
1)文化傳統因素
中外文化差異巨大。有些人在國內經常做的行為同樣也發生在國外,但是他們不知道在國外這樣做是不對的。自古以來,中國都是經濟發展強國,他們覺得自己國家的禮儀就是公認的,并不會涉及其他文化差異。有時候,中國人覺得在公共場合大鬧是一種歡樂,但是在國外有些地方是不允許嬉戲打鬧,這樣就使中國文化與國際上的交往禮儀則是格格不入。
2)道德感弱化因素
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追求一種休閑、放松、無拘無束的旅游狀態,因此他們出境旅游時都是比較自由松散的,覺得怎么舒服怎么來,把旅游看作一種享受的過程,從而導致其自覺性差,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行為。抽樣調查的數據表明出境游客的學歷普遍偏高,學識程度普遍提高,具有一定的自身素養,但是還是因為在注重享樂而導致自身文明素質的薄弱。
3)我國旅游業發展尚不成熟
我國旅游業發展起步晚,但是速度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發展機制并不是完全成熟,很多管理條例并沒有完善,景點管理也不是很嚴格。隨著經濟發展出境旅游發展迅速,但是出境人員文明素質薄弱,對于出境旅游的有些規定也并不清楚,政府或相關部門也并無制定相關規定。
4 不文明行為的管理措施及建議
1)通過制度完善及國家法律干預等手段對游客行為進行管理
目前,我國已制定了許多旅游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行為準則》《中國公民國內旅游行為公約》等。這些法律法規為管理旅游景區的游客提供了依據,既制約了游客的出游行為,也有利于景區環境的保護。但是,制度的實施還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我們應該加強這一方面的意識,要使公民能接受這種因不文明行為所導致的處罰。
2)加強游客的環保意識,提高文明素養
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以及大眾傳媒揭露不良陋習,讓民眾意識到這些不文明現象帶來的影響,進而弘揚文明行為;開展以社會活動為載體進行引導教育,定期開展一些文明活動,促使大家形成文明出行這一習慣;旅行社應對游客的禮儀和行為進行示范和引導,在領隊的同時,應隨時向游客介紹一些注意事項,讓他們知道應遵守的規范,如游客在旅途中出現不文明現象時領隊應及時糾正并且避免再一次出現這種不文明現象。
5 總結
不文明現象現在頻頻出現在各種報道中,游客不文明行為是在旅游過程中存在的丑陋現象,這些不文明現象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不但會影響形象,還會給他人帶來不便,有時甚至會使自己在旅途中并不是很順利,所以我們應加強自身的文明素養教育,要有文明意識,消除不文明行為,文明出行,維護國家形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郭魯芳.關于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討[J].杭州商學院學報,1994(3):77-80.
[2] 蔡雪莉.我國公民旅游不文明行為歸類歸因研究[J].旅游論壇,2008(6):21-24.
[3] 蘆愛英.我國出境旅游者不雅舉止的心理分析及預防對策[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6(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