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航
摘要: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本文以蘇北的鄉村旅游景區為調查對象,發現在安全管理、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智慧旅游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提出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和大數據信息平臺以及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鄉村旅游;優化路徑;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517(2018)07-0110-01
19世紀的歐洲提出“鄉村旅游”,20世紀80年代末期才開始在我國興起,直到90年代中后期得以發展起來[1]。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常年奔走于城市的人們愈加渴望感受大自然的風光,到鄉村去放下城市中的一切喧囂和嘈雜,享受舒適的田園生活。與此同時,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將鄉村旅游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措施之一。2014年8月9日頒發的《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為了拓展旅游發展空間,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6年8月,國家旅游局等十二部委聯合發布了《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2017年頒布的《關于印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的通知》指出鄉村旅游市場剛需較大、可以帶動鄉村村民致富、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是新時代的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新方式,也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的新舉措。本文以蘇北的鄉村旅游景點為調查對象,發現不足,提出如何更好地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的路徑。
1 鄉村旅游的概述
鄉村旅游是指鄉村的空間環境和資源為基礎,圍繞著鄉村的文化和民俗,主要游客來自城市居民的旅游方式和經濟開發活動。具體來說,是指以鄉村這一地域為活動空間,依托于鄉村特有的自然風光、生產生活方式、民風民俗習慣等,為主要來自于城市游客提供觀賞、體驗、休閑、娛樂的健康、自然的一系列旅游活動。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游客的活動空間環境是在鄉村地區,二是圍繞著具有獨特鄉村性的產物進行的活動,二者缺一不可。
2 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以蘇北的鄉村旅游景點為對象進行調查與走訪,發現鄉村旅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景區的安全管理意識較弱,景區內并未配備足夠的安全設施以及專職安全員,安全管理有待提高;環境衛生狀況不樂觀,多數景區的水污染較嚴重,這可能是因為一來餐飲業導致的廢水排放已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二來存在于景點中的民宿造成的生活廢水,三來一些游客環保意識較差,隨手向景區的湖里扔垃圾;不少景區基礎設施有待改進,如房屋建筑、電氣設備、門鎖的堅固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另外一些景區道路交通標識、引導標識、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比較少,未設立殘疾人坡道等無障礙設施通道,公共休憩設施不足,少許景區停車場規模有限,停車場標識線已經模糊,出現大量汽車亂停、停靠路邊的現象;鄉村旅游景點在智慧旅游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如網站建設整體水平不高,只是實現了簡單意義上的信息化,沒有建立起系統完善的結構功能框架,網站的表達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一些文字、圖片的展示,未發現網站有相關現場的旅游視頻,另外,部分景點沒有建立微博、微信,未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宣傳旅游景點,加之缺少電子自動售票系統和自助語音講解,給顧客帶來了不便。
3 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化路徑
1)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旅游管理合法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景區管理部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村規民約》《游客須知》《衛生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首先從外在的制度上約束好村民、景點的管理者以及游客,在游客完成旅游后,鄉村旅游景點依舊是碧水藍天。
2)發揮市場的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是公共服務設施,在一定程度上雖然需要政府公共財政支持,但更要呼吁社會組織承接鄉村旅游中的一些項目,以充分配置市場資源,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實現政府、市場與鄉村共贏的局面。
3)充分利用新媒體,建立全國鄉村旅游的大數據信息平臺。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要充分利用這些新媒體如線上APP、微博、微信等平臺詳細及時地提供鄉村旅游景點的信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全國的鄉村旅游景點的數據庫,讓游客可以在線上方便快捷地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景地。
4)委托第三方,客觀公正地構建科學完備的評價系統。一是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不同的鄉村旅游景點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二是讓游客可以及時反饋自己的旅游感受和意見,以督促鄉村旅游景點保持自身優勢,改善不足,創新特色鄉村旅游。
5)開發特色旅游商品,拉動旅游消費,優化旅游收入結構,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擴大當地的知名度,傳承本地文化,促進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蒲姝.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成都市鄉村旅游為例[J].生態經濟,2010(5):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