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恩賢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舊城改造成為了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大難題。舊城改造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如果處理不好舊城改造問題,極易引發社會矛盾和破壞歷史文化遺產等諸多問題。本文主要了解舊城改造的重要性,分析在城市化進程中舊城改造時出現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盡量避免社會矛盾的出現,推動城市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化進程;舊城改造;建議
1 城市化進程中舊城改造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達,人類生活生產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城市的發展迅速,但舊城的布局混亂,地域區分不明,土地利用率較低,而且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交錯混雜,互相干擾,制約了城市功能的發揮,阻礙了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惡化,城市老化衰落,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和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我國大多數舊城因為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都有著公共基礎設施短缺和市政等問題,制約著社會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對舊城的改造幾乎成了所有的城市都面臨的一個困難卻又緊迫的任務。改造舊城中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物質環境,改善和提高其整體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舊城存在的各種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城市問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舊城改造是城市化進程和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和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課題。
2 舊城改造中出現的社會問題
2.1舊城改造規劃問題
為了跟上國家城市發展的進程,對基礎設施落后、環境較差、生存功能衰落和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舊城的改造勢在必行。但是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完善的市場機制和不健全的開發機制和政策法規導致舊城改造出現許多問題,我們對舊城改造的深度了解不足,缺乏全面的考慮,沒有全面系統的研究舊城,就制定出規劃,其改造方法和措施都不適用于舊城。
2.2拆遷安置問題
在舊城改造過程,由于拆遷的原因,許多居民被迫離開原居住地,舊城改造后,部分居民難以承受高房價,而搬遷到改造所建的新區的居民,因為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不完善,導致了生活、交通和工作的出現各樣的問題。在改造過程中,政府、開發商、人民三者之間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釘子戶”問題出現于許多城市建設中??朔徒鉀Q這些問題,是舊城改造的一個重要難題。
2.3開發與保護問題
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動下,許多城市一律采取整平土地重新建設的方法,大范圍的進行拆遷。但這樣做,一方面嚴重破壞了城市原有的社會結構、地方風情風貌,瓦解了城市文化脈絡。另一方面,舊城由于長期的歷史發展,留下許多古建筑和古文化遺產,同樣也被大規模的拆遷所破壞,導致歷史文化丟失,破壞城市傳統特色。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意識淡薄,盲目的追求局部利益而忽視了整體的發展,導致城市的傳承文化消逝殆盡。
3 舊城改造的建議
3.1完善舊城改造規劃與設計
在舊城改造中,應遵循“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好的規劃是舊城改造的關鍵。我們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面入手,首先,應將舊城的空間布局、交通、用地調整、綠化環境和基礎設施等問題統一的納入到規劃之中,進行集中統一調控,找準新開發地的定位,明確建設的要求,保證土地的集約化利用。其次,在規劃的制定過程中,可以從經濟規律方面出發,開展土地分級、土地評估等改造項目,融入現代城市經營理念,準確的進行土地市場和土地增值測算,分析成本效益,保證舊城改造規劃的順利開展。再者,要遵循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把舊城中需要更新改造的項目,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確保舊城改造是按照規劃有目的、有方向的進行。最后,政府應在規劃的制定中,充分發揮自己宏觀調控的作用,健全相關的開發機制和法律法規,解決市場機制不能解決的問題,促使舊城改造在規劃下開展,引導舊城改造邁入良性循環的軌道,為規劃的設計與制定保駕護航。
3.2 堅持以人為本
在舊城改造中,要重視“人”這個城市主體,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舊城改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所以應該要考慮群眾利益和尊重群眾的意愿。①拆遷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在拆遷前,可以先組織開展動員會,一則積極和群眾溝通,了解群眾的想法,聽取群眾的意見,二則讓群眾了解拆遷的意義和好處。還可以利用報紙、電視和廣播等大眾傳媒,開展拆遷改造的宣傳活動,讓社會各階層理解和支持拆遷工作,降低群眾的抵抗情緒;②要堅持拆遷工作“透明、公開、公正”的原則。設置公告欄,及時公布拆遷標準、安置標準、產權認定等各方面規定,拆遷所得的補償和賠償,安置房的分配和選擇,都要公平公正的分配,全部進行公示,實行透明操作,保證拆遷居民得到妥善的安置;③拆遷工作要嚴格的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相關政策法規執行。依法辦事,對于“釘子戶”等問題要用法律手段解決,避免強拆現象的出現,保護群眾利益不受侵害。
3.3實現開發與保護共贏
舊城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還保留一定的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文化特征。在舊城改造中,要注重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舊城的古建筑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但也不能一味的還原翻修,我們可以在古文化中融入一定的現代化理念,比如將現代化基礎設施融入到古建筑中,讓歷史和現代相互映襯,突顯城市特色。對舊城內的古建筑,翻修和改造都要符合原建筑風貌,做到修舊如舊的原則。再者可以將典型的地方性風格特征,運用到新建筑中,適當調整古建筑內部的功能分區來滿足建筑現有的結構和使用要求,融入現代生活理念。從城市的長遠利益考慮,要重視保護城市傳統歷史環境,所以應大力宣傳和培養人們保護歷史文化意識,將挖掘城市的本土特色與改造相結合,實現開發與保護共贏。
4 結語
總之,舊城改造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性工程,涉及非常廣。在當今社會,舊城改造是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趨勢。我們要縱觀全局,從整體出發,科學合理的制定舊城改造的規劃方案,解決好改造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傳承歷史文化。實現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美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