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
摘 要:本文提出了以“金磚五國”合作為背景的中俄經濟發展研究,明確了在當前金磚合作背景下中俄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并進一步分析了影響中俄經濟發展的貨幣流通、投資渠道不順暢、地緣政治環境、產業優勢資源不能共享以及貿易投資制度不規范四個方面的因素,最后分別從影響因素的四個角度,提出了一些推動中俄經濟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金磚五國 中俄經濟 雙邊貿易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c)-076-02
在當今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金磚五國”作為南南合作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參與主體的力量,在參與國際治理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為了進一步提高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綜合實力,2018年的金磚五國峰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加強金磚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中俄經濟合作,俄羅斯近年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局勢變化非常緊張,例如烏克蘭危機、歐美經濟制裁等。中國作為俄羅斯的友鄰,必須要能夠借助金磚合作為契機,大力發展中俄經濟合作,進而帶動其他金磚國家的經濟共贏,可以說中俄經濟合作不僅是金磚國家經濟合作的核心,同時也是進一步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舉措。
1 “金磚五國”合作背景下中俄經濟合作的發展需求
1.1 中俄經濟合作是推動金磚合作的核心力量
中俄兩國作為金磚五國中國家綜合實力相對較強的兩個國家,特別是兩國在產業結構、資源結構合作中,能夠更好地調動中俄兩國的雙邊貿易和產業合作,對于促進金磚其他國家經濟合作,有著重要戰略引導作用。具體來說,中俄經濟合作,無論是推進金磚國家區域經濟合作,還是進一步擴大金磚國家在國際地位中的影響力,特別是在金磚國家參與一些全球治理中,中俄兩國有著較強的話語權,由此可見,中俄經濟合作的核心發展意義重大。
1.2 促進兩國雙邊貿易經濟合作
為了進一步的發展金磚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雙邊貿易經濟合作十分必要。中俄兩國領土接壤所涉及的城市較多,且涉及能源開發、技術創新、科技合作等領域的合作,可以說雙邊經濟的深入合作,都必須要以中俄經濟合作為前提,才能夠實現區域經濟、貿易、投資、文化、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因此,中俄經濟合作對促進兩國雙邊貿易的重要性。
1.3 構建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方向
從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因素上來看,俄羅斯是連通歐亞經濟的重要橋梁,不僅僅是在金磚合作背景下,還有“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需求下,俄羅斯不僅可以加速中國與歐亞經濟的對接,實現跨境“交通”經濟帶建設,促進核心區域產業合作,同時也是推動歐亞經濟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戰略需求。為了盡快構建中俄、中俄亞的自由貿易區,中俄經濟合作的戰略意義十分明顯。
2 “金磚五國”合作背景下中俄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貨幣流通和投資渠道不順暢
一方面,貨幣流通不暢通。從金磚國家的經濟合作實際情況來看,仍然存在過度依賴銀行和外幣融資,貨幣流通的問題十分突出。具體到中俄經濟發展中,其貨幣流通主要是依賴商業銀行,盡管現如今中國支付為中俄貨幣流通提供了便捷,但是仍然存在貨幣流通不暢的問題,例如一些大型的貿易合作。另外,匯率風險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俄經濟發展,特別是雙邊貿易經濟合作,受到美元匯率浮動影響非常大。
另一方面,投資渠道不夠順暢。由于受到貿易壁壘、關稅稅率的影響,中俄兩國在貿易、投資發展方面,往往會存在一些限制貿易合作與投資的問題,不利于加速中俄經濟發展。
2.2 地緣環境制約因素
首先,交通網絡未完全建立。交通運輸是限制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從目前中俄的交通運輸網絡來看,還未建立一個網絡化的交通經濟帶,不能夠借助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形成經濟核心。
其次,中俄邊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特別是俄羅斯與中國接壤的貝加爾斯克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這就導致促進中俄邊境貿易、投資和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還不具備,不能夠借助邊境優勢進行經濟輻射,影響中俄經濟合作。
2.3 產業優勢資源不能夠完全共享
從絕對優勢理論上來說,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憑借優勢資源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來源,也是這個國家產業發展的資本。具體到中俄經濟發展中,俄羅斯廣袤的土地上,含有礦物、石油、天然氣等多種資源,而中國作為俄羅斯的友鄰,中俄能源產業上的經濟合作還有待加強;另外俄羅斯在軍工技術領域的優勢,也是中俄合作的重要領域,但是俄羅斯除了兩國在聯合軍演方面的合作,在技術領域的發展,俄羅斯仍然有所保留,不利于新興產業的進一步投資與合作。
2.4 貿易和投資制度不規范
2018年金磚五國峰會期間,就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提出了規范區域貿易和投資制度的建議,現如今,金磚五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特別是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規范有序的制度是推動經濟合作的保障。具體到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中,盡管加強了在金融、市場、科技、能源等領域的制度規范,但是中俄經濟發展,全面的實現區域整體、統一的合作,還需要在探索中完善制度,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因此,貿易和投資制度不規范的問題也會在一定時間內制約中俄經濟發展。
3 “金磚五國”合作背景下中俄經濟合作模式的選擇
3.1 聯動多渠道區域經濟合作
中俄經濟合作,必須要緊密的結合“金磚五國”合作為背景,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中俄多渠道經濟合作。依托“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建設、高鐵經濟建設等,實現中國東北與西北地區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并通過雙邊經貿合作,深入中俄兩國的內陸經濟腹地。不僅如此,還要將中俄兩國的合作延伸到文化、服務等領域,大力發展兩國的服務業,發展服務貿易,這也是兩國進行產業結構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
二是,構建金磚國家區域合作。巴西、印度、南非作為金磚五國的主要成員,應該以中俄經濟為核心,逐漸帶動其他金磚國家的經濟合作,需要注意的是,與金磚國家的區域合作,必須要考慮到金磚國家的實際情況,從區域產業優勢、資源稟賦等方面入手,展開區域間經濟合作,例如農業、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實現區域經濟共同發展。
3.2 促使交通運輸網絡與經濟發展布局相協調
介于俄羅斯地緣交通上的局限性,必須要不斷的完善中俄交通運輸網絡建設。例如推進中俄高鐵建設、口岸建設、管道建設等,為中俄經濟發展提供海、陸、空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發展以交通運輸業為依托的交通經濟帶。與此同時,注重經濟發展布局安排,例如水上交通運輸布局,應該致力于中俄兩國的河流區域合作,以伏爾加河流域為經濟帶。總之,中俄經濟合作中的產業布局,必須以交通經濟帶為核心,因地制宜的協調經濟發展。
城市化進程是經濟發展布局的重要構成,因此在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中,城市發展布局應該作為中俄經濟發展的一個合作方向,例如中俄兩國口岸城市的發展合作,滿洲里、黑河、貝加爾斯克等口岸城市的發展,特別是俄羅斯的口岸城市發展,中俄應該盡快改變兩國口岸城市逐漸拉大的經濟發展差距,這樣才能夠促使城市經濟建設與中俄經濟發展相協調。
3.3 投資資源優勢產業引導中俄經濟合作
一方面,加強中俄能源合作。借助產業結構改革的大背景,進一步提出中俄兩國能源合作方面的意象,發揮中俄兩國的比較優勢,進行能源產業的合作與共贏,例如中俄兩國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資源互補,這就需要不斷的加強中俄兩國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貿易往來,同時加速中俄兩國油氣田勘探開發、完善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以此引導金磚國家在能源領域的相互合作,最大限度地激發金磚國家在能源經濟的合作。
另一方面,加強中俄科技合作。積極地引進俄方先進的科技力量,并將中俄科技領域成果進行共享,加強中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發展高新科技領域的經濟合作。具體來說,中俄兩國應該進行人才資源的相互交流,開展中俄技術專項交流、論壇等,將雙方在各自領域的科技成果進行分享,另外,2018年7月中俄科技合作聯盟已經成立,這也預示著中俄兩國在科技領域合作的又一次見證,因此,我國應該積極的與俄達成新興科技領域的技術合作,例如有機合成研究、光學研究、電子科技、航天航海等領域,促使雙方科技領域的共同進步。
3.4 調動政府與經濟市場的調控作用
首先,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從加強基礎上設施建設、減少不必要的貿易壁壘以及引導產業合作等方面入手,通過政策支持促進中俄經濟發展。具體來說,建設現代化口岸城市,豐富交通運輸、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借助中俄兩國政府引導,鼓勵發展口岸貿易。另外通過政府對中俄兩國的產業合作,引導產業創新,從農業、工業到新興科技產業的創新引導,發展中俄產業經濟。需要注意的是,在金磚合作的背景下,取消不必要的貿易壁壘也是促進中俄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來說,可以從關稅減免、投資政策等方面,給予中俄雙方經濟合作的最大便利。
其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根據中俄經濟合作發展的現狀,進行資源配置調整,強化優勢產業的經濟合作,并致力于產業創新、科技水平、產品質量的監管等市場領域,促使市場經濟有序進行,為中俄經濟發展及多邊區域合作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
4 結語
金磚合作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實現中俄經濟健康、穩定、迅速發展具有較強的發展意義。通過論述可以看出,進一步實現中俄經濟發展,必須要促進多渠道區域合作、構建交通運輸經濟帶,以經濟核心地區輻射產業結構調整,并充分的發揮政府宏觀引導,才能夠確保中俄經濟合作的基礎上,構建歐亞經濟自由貿易區,提高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 王翔.經貿合作讓金磚成色更足[J].中國報道,2017(9).
[2] 周艷玲,解瑯卓.新形勢下中俄經貿合作探討[J].知識經濟, 2018(2).
[3] 郭曉瓊.中俄經貿合作新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J].俄羅斯學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