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美智
摘要: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大學生身體素質良好,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前提,成為跨世紀的人才。但由于諸多原因,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大學生是社會化程度較低的較為特殊的社會群體。目前,大學生的健康問題正在惡化。許多現象,如肥胖,猝死和自殺已經出現。本文正是基于體育本體觀體育健康模式管理進行研究,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健康問題。
關鍵詞:體育;健康模式管理;大學生;健康體質
全國學生身體健康狀況有較大下降趨勢。如何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突出體育活動的“健康管理”運動與健康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無論是從傳統的角度還是從現代的角度來看。特別是人們對生命的尊重,通過體育運動延長生命,增進健康的現代觀念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主宰。中國的學校體育具有“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客觀”條件和“主體”條件。
一、以體育活動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
突出強調以學生體育活動為主線,緊密結合現代社會“健康管理”的理念。這是學校教育“健康第一”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健康”,“終身體育意識”的載體和舉措。建立以學校為基礎的“健康管理”模式體育活動為主,需要建立“人”,“財”,“物”的保障機制。
二、樹立明確的體育健康觀
無論是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還是從新的體育課程健康標準的要求出發,提高體育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和科學教學水平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新的精神和現實需要我們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必須與只適應進行改變。學生身體健康問題的解決和實施不僅在教學層面,而且在學校層面。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前提是以人為本,學生的體質應該更健康。體育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身體健康問題的解決要求我們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起來,實現三者的和諧統一。體育教學的概念應從封閉式訓練轉向開放式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人的感受和價值應該與學生的健康需求的方向相結合。以體育情感培養為基本途徑,將體育與健康主體地位的價值觀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方法中,并貫徹到學生的日常教學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學生應該意識到健康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需求,強調個性化的培訓,拓寬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
三、提高教師健康管理教學的意識
在具體實施過程當中,首先要掌握學生的身體健康,了解學生當前的健康狀況,才能在教學對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教學,以達到“因人而異,對癥教學”的效應,從而合理地進行課程選擇。體育從不孤立,要解決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現狀,抓好強度和數量的規劃,結合體育的實際操作。如心肺功能不全的學生,可選擇有氧運動訓練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目前的大學生肥胖問題也日益突出,可以教學生做一些高卡路里消耗運動的過程。長期的實施,使學生看到鍛煉的效果,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的發展,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積極性,體育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目前,許多高校體育教師沒有完全履行教學義務。相反,他們把教學視為完成的任務,即所謂的教學工匠。師生之間沒有情感聯系,知識體系也出現在段落中。教師的真正作用不僅限于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生活中應該存在優秀的教師教導學生如何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鍛煉,如何教導學生如何鍛煉。如每周運動時間,每日運動強度,運動量與運動強度之間如何計劃,如何避免運動的不良影響,教導學生開放運動處方,自己進行運動評估。
四、重視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間接興趣的前提是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正確的學習動機,或對教學效果感到滿意。意識培訓需要從興趣出發,無論是直接興趣還是間接興趣,都是參與體育運動的動力,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有明確的實踐目標,讓學生知道并能真正的體驗運動的現實意義。
五、培養學生健康思維觀念
一個人應該通過體力活動來獲得和維持這個狀態: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將是健康的。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運動素質對運動員很重要,健身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健康體育的實施改變了現代社會的觀念,提高了國民素質。健康體育教學重視體育鍛煉在健康促進學習中的作用,通過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有效地干預學生的生活方式,預防各種慢性病的發生,改變學生行為,增強學生體質,延緩文明病的到來以符合“健康促進”的要求。在現代社會,體育的價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體育的科學性也大大提高。健康的價值隨著體育的大量參與而改變。從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和中國體育事業的改革來看,終身體育與健康體育已經深入人心,通過健康體育的深入發展,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強國”,“強民”的愿望希望終于實現了!中國龍終于以世界之巔為傲!
六、結語
對付弱勢群體,要避免這類學生的自尊負擔,避免這些學生的厭倦心態。我們應該尋找他們存在的根源,遵循教學規律,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幫助這些學生群體找到突破口,盡其所能幫助他們找到運動的樂趣和有效性,從而打破對體育的結締。
參考文獻:
[1]張曉英.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健康體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02).
[2]付偉平.論高校健康體育觀的樹立與終身體育[J].教育與職業,2013 (02).
[3]王獻軍.淺論高校健康體育課程改革[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