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虹
【摘 要】現國家在教育體系的改革力度越來越大,高校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高等學校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暴露了一系列財務或管理等內部控制的問題,這已影響到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自身的院系和專業在不斷地變化,職責職能也在發生變化,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管理會計的創新和應用,使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得到提高。創新內部控制理念,突破財務會計框架內建立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嵌入管理會計視角的目標—責任—激勵管控機制,通過績效制度發揮內部控制作用,借力管理會計信息平臺,實現智能化內部控制,將極大地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管理會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6-0255-02
1 管理會計的含義及應用
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指在一個組織內部對管理當局用于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信息(財務的和運營)進行確認、計量、積累、分析、處理及傳遞的過程。管理會計的目的是滿足經濟組織內部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管理會計是將會計與管理相結合,通過會計報表和相關資料進行科學地分析預測,揭示相關指標之間的關系、變動情況及形成原因,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指引而建立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企業內部相關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出最后的決定并提供比較合理的依據,指導當前和未來的經濟活動。
管理會計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對經濟分配有一個目標、經濟資源的合理使用、經濟活動的調節和經濟業績的評價考核。
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應用得比較廣,不僅應用于一些工商企業,而且在服務行業和銀行行業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而我國的管理會計主要應用于成本會計系統、資本預算、標準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這幾個領域。
2 管理會計在高校發展的必要性
近年來,高校在招生、教育、科研等工作的投入逐漸增多,但對因此產生的成本、預算和結果的關注度都不夠。財務部門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爭取相關經費上,而對于經費使用過后的結果卻沒有過多的關注。管理會計在高校不但沒有得到很好地應用,更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
隨著高校的辦學方式的改變,急切地需要高校運用適應當下經濟的會計管理的方法。必須將財務管理重點從以前的想著怎樣向上級爭取資金,轉移到對財務的加強管理、辦學成本的降低、資金有效使用的提高上來。因此,在高校設立管理會計部門是高校發展的必然要求。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不僅能使高校實施科學、合理的決策,科學分析預測高校的發展和經營狀況,且對高校在項目投資方面及資金投入的方向選擇上做出合理的分析,指導高校在建設投資上做出明智的決策,幫助高校對自身的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為高校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更能幫助高校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對整個經濟過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預測、控制,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能及時發出財務預警信息,從而有效地減免風險,降低高校的損失。
比如在科學研究成果的轉讓方法、學校一些事物的預算、收益分配等問題,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校園貸款的問題解決方案等,都需要高校財務部門提供及時且準確的經濟信息和可選擇的預測方案,為校方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3 構建高校管理會計應用系統的原則
3.1 立足傳統,面向創新
傳統的管理會計是會計與管理的直接結合,主要應用于單位內部管理工作,是通過利用有關資料,在單位里策劃、決定、管控和點評各個方面發揮比較重要作用的管理方式。有關于管理會計的定義,好多學者也各有見解。
傳統的管理會計,比較偏重單位內部的管理需求,偏重關注單位內部效率的提高,采用的手段往往都是時間比較短的,無法適應現代會計管理的需要。而現代管理會計要求必須有長期的戰略目標,縱觀全局的意識,以及綜合性的管理方法。在現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展中的高校的外部環境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臨著招生、就業等方面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如果還將眼光局限于內部環境,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現代高校管理會計必須凌駕于傳統會計之上,與高校發展策略相結合,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3.2 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
目前高校對于資金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嚴格控制資金應用的合理性,規避資金運作風險。管理會計作為高校內部財務管理的重點,將直接影響到高校的資金管理結果。而我們國家傳統的會計,主要是以核算資金為主,所做的報表也都只是反映資產的債務情況、收入情況、支出情況等,學校領導者和主管部門就無法從中了解到全部情況,所以也就很難對學校各部門或者人員進行評價。而管理會計用它專業的管理方法,將各個部門的數據結合在一起,促進資源的合理分配,對權利、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
4 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
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產生基礎相同。依據報告對象的不同,會計分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結合了會計學、管理學、信息技術等學科,產生于高校實際管理當中,主要服務于對高校內部運營成本的控制;以會計環境為基礎建立的內部控制,產生于高校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立,為保護所有者的利益,防止管理層徇私。由此,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的產生都是高校內部管理的需要,其產生基礎相同。
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杜絕財務違法亂紀情況出現和保障財務安全。管理會計必須把預防與控制財務處置階段有可能發生的失誤作為重點工作,并且盡快找到成因,及早消除隱患,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給管理者。因此,認真貫徹實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全面的預算系統,才能為高校經營活動提供依據。通過預算,可以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增加高校的價值,為各個部門提供協調工具和考核依據。及早確定應對欲將出現的風險所需的行動,并做好準備。為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必須設計一個可以24小時溝通的程序,以方便獲取信息與傳遞信息。在高校的管理中,對于高校經營狀況的信息應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管理會計系統中,要設置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使上級信息能清楚傳達,下級能有效接收信息。要保障內部控制體系的良好運行,監督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監督系統可以對內部控制體系的表現進行持續不斷地評估,如發現缺陷,立刻向相關人員報告,有效地保證內部控制體系運作。
5 建立財務信息披露機制,提高教職工監督作用
準確的信息披露與溝通對于實現高校內部控制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校的財務管理活動應與教學科研及基建等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第一時間內為學校各個部門和各級管理者提供有關本單位的管理和會計信息,避免高校管理者因信息溝通不通暢而帶來的決策失誤。高校應設置專門的信息公開領導小組,將學校的管理部門、各教學和科研部門的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和加工,利用先進的互聯網通信技術構建信息化平臺,同時,結合校內報刊、廣播和宣傳欄等傳播信息,增強信息公開度和透明度,實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各部門之間的縱向和橫向信息溝通,也接受公眾監督。此外,管理和財務信息披露,使高校管理者更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和業務流程,從而促進高校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
6 基于內部控制的管理會計的體系建設
首先,高校要結合學校存在的問題來完善目前的管理結構和管理制度,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進一步實施現代化的管理會計。其次,根據高校發展情況合理地設定高校的部門和崗位,確保權利和責任共存,將現代化的管理會計運用到高校的日常活動中去。最后,要不斷增加現代管理會計的意識,提醒有關領導重視管理會計的作用,確保現代化管理會計體系的順利建設。
7 結語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力實行內部控制制度,然而,實施的效果并不完美,大部分高校僅停留在建立制度的層面,并未把制度有效地貫穿于高校的日常工作當中。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高校管理會計制度,促進高校持續、穩步、科學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胡玉明.高級管理會計[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2]王玉紅.構建基于管理會計的企業內部管理報告體系[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0(5):58-59.
[3]黃寧,張李杰.戰略管理會計在高校應用簡析[J].教育財會研究,2011,22(4):25-27.
[4]喬春華.基于高校管理會計的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5,26(1):68-73.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