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藝藝
2018年4月18日,黑龍江省藝術創作工作會議暨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年會在哈爾濱市隆重召開。會議總結交流過去一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工作情況,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藝術創作生產工作,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全省各級文化部門、專業藝術院團和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藝術創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強省和文明新龍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當日上午召開的黑龍江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年會,由省藝術研究院院長、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秘書長譚博主持。創作中心理事和成員等七十余人參加了年會,省文化廳巡視員、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理事長綦軍,副廳長于峰,藝術處處長楊柏婷出席會議。本次年會,改選了新的理事,確定了中心成員,凝聚了省內外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創作人才,將導演、編舞、音樂、舞美等納入工作范疇,進一步擴大了舞臺藝術創作中心的職能。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于峰宣讀了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新一屆理事會名單和中心成員名單。譚博指出: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將按照省文化廳黨組的工作部署及會議要求全面開展工作,落實各項任務,按新修訂的《黑龍江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組織章程》運行,充分發揮舞臺創作中心的職能作用,助推我省舞臺藝術的創作與生產,并以此為平臺,實現個人的藝術夢想。創作中心理事和成員曲杰、徐鶴東、艾平、薛東升、欒殿湖、邢友江等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藝術創作,緊緊圍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等4個重要時間節點的藝術創作和現實題材創作等內容暢所欲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省文化廳巡視員、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理事長綦軍做了總結講話。綦軍回顧了創作中心31年的發展歷程,強調指出:創作中心凝聚和培養了一批優秀創作人才,創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對當年“戲劇舞臺上的黑龍江現象”和我省成為戲劇大省起到了極大的支撐作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就新時代我省的藝術創作工作,他要求創造中心的理事和成員要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凝聚集體智慧,遵循藝術規律,緊緊圍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等4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培育人才,打造精品,大力弘揚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打造出有較大影響的龍江藝術品牌。
下午召開了全省藝術創作工作會議。各市(地)文廣新局負責人和省文化廳藝術處、黑龍江省藝術研究院、省直各專業院團、省舞臺藝術創作中心成員及有關人員九十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省文化廳巡視員綦軍主持,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麗娜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
張麗娜首先回顧了過去一年全省藝術創作工作取得的成績。她指出:通過深入開展“創藝術精品,講龍江故事,闖演藝新路”活動,全省藝術創作呈現出可喜的變化。一是藝術創作成果豐碩,創排了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優秀作品,藝術創作生產實現了新突破,形成了“小高原”,涌現出京劇《奇女無容》、冰上雜技《冰雪夢飛揚》、伊瑪堪歌舞劇《拉哈蘇蘇》等一批優秀劇目。二是藝術活動精彩紛呈,高質量舉辦了第三屆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曲優秀劇目展演,龍江劇《愛在感恩中傳遞》等7個劇目參加展演;成功舉辦了第六屆龍江劇“白淑賢”杯調演和2017年全省新劇目調演, 13部大型舞臺新劇目和89個小戲小品集中亮相,參賽單位、參賽作品的數量歷年最高;還舉辦了全省第七屆聲樂器樂比賽、第二屆相聲大賽等重要賽事活動,涌現出一大批新人新作。三是駐場演出再創新高,全年駐場演出總量近萬場,比2016年翻了一番多,營造旅游氛圍,實現文旅融合,為黑龍江旅游事業發展貢獻了文化力量,助力哈爾濱音樂之城建設,藝術水準明顯提升,對外影響力持續擴大,舞臺繁榮形勢喜人。四是人才培養成效明顯,先后舉辦各類專業藝術人才培訓班7期,培養優秀專業人才295人,龍江劇演員李雪飛入選2017年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京劇演員馬佳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在認真總結分析當前藝術創作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張麗娜強調:全省藝術創作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部署,深刻把握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對文化工作的要求,牢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神圣使命,抓住建設文化強省和文明新龍江這個核心要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標準,重點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建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實施重點現實題材文藝創作工程,高質量創作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龍江的精品力作,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實現新突破。一要進一步增強藝術創作的責任感,切實提高對藝術創作重要性的認識。要高度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積極適應新時代、新變化、新挑戰,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激發為人民抒寫的引領力、為時代謳歌的推動力、為英雄立傳的鼓舞力和同心戮力講好龍江故事的凝聚力,為全面振興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做出積極貢獻。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推出更多舞臺藝術精品力作。各地要按照現實題材舞臺藝術創作規劃,長遠謀劃、提前安排、有序推進,力求做實今年、策劃明年、儲備后年,演出一個、儲備一個、策劃一個。今年,省文化廳將集中力量創排大型音舞詩畫《龍江四大精神頌》,省直院團重點創排京劇《關東那座山》、龍江劇《九腔十八調》、現代評劇《七姓人家》和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的舞劇《原風》,基層院團重點創排牡丹江市的大型音樂話劇《冬梅姐姐》、雞西市的話劇《龍江第一村》、海倫市的拉場戲《高天厚土》(暫定名)等一批現實題材藝術作品。三要完善藝術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加強藝術創作扶持。要依托中心突破體制和區域界限,整合藝術創作資源,集中優勢力量完成重點劇(節)目的策劃、創意與創作。要積極組建名人名家創作基地,建立劇本創作與演出院團聯系制度,實現院團資源配置、藝術需求與創作人員創作意向、創作動態有機統一,促進劇本創作成果轉化。四要加強藝術創作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水平創作人才。各地要將人才培養作為文藝創作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抓實,采取“傳幫帶”“師帶徒”等多種形式,盡快建立能夠支撐起我省藝術創作繁榮發展的中堅力量。五要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升藝術原創力和藝術創新。要根據新時代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在觀念、內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積極創新,以創新促繁榮、促發展。要重新改造已有的優秀作品以推陳出新。要加強藝術評論,增強藝術批評意識,提倡勇于講真話、健康的藝術批評,建立科學、公正的藝術批評機制。
省文化廳副廳長于峰傳達了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精神。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雞西、綏化等市代表匯報了本地藝術創作的亮點、經驗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楊利民、費守疆、黃愷、王舉、王明喜等藝術家代表就藝術精品創作特別是現實題材創作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 王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