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波
摘 要:舞蹈是人們用肢體語言、表情語言以及節奏性的動作所表達出來的高雅的藝術形式。舞蹈表演者通過舞蹈動作及面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舞者的精彩表演與整體舞臺效果相結合,體現出一種視覺美感,傳遞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及現代藝術行為所蘊含的寓意。不容忽視的現實是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經常會產生舞臺緊張感,嚴重影響了舞蹈作品藝術精髓的傳遞與表達。本文針對如何在舞蹈表演中克服舞臺緊張感以及舞臺緊張感的心理內因和生理外化表象做了芻議。
關鍵詞:舞蹈表演 緊張感 心理內因 外化表象
一、在舞蹈表演中舞臺緊張感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長久以來,在舞蹈表演技巧和舞蹈基本功技能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十分常見又不被重視的現象,那就是只注重表現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訓練,忽視舞蹈表演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和舞蹈科學方面新方法的運用。著名青年舞蹈家謝飛、王亞彬等人也曾談及個人在舞臺上緊張的問題。舞蹈名家尚且如此,可見舞臺緊張感的現象不是個例。內心的怯場也好,心理的緊張也罷,都是心理現象的一種失衡和機體生理現象的過度反射。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這種心理變化的內因總是影響我們機體的生理外在表象。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臺緊張感的心理內因作用和生理外化現象的影響更為突出。舞臺緊張感會使舞蹈表演者因大腦一片空白而忘記動作,肌肉僵硬,表情僵化,爛熟于心的動作做不出來。所以舞蹈表演者一定要學會做好自我心理疏導與生理調節。
二、舞臺緊張感產生的心理內在原因及生理外化表象
從心理學上判斷,心理內在的緊張感是舞蹈表演者心理情緒的外化表象。舞蹈表演者需要種類繁多且性格迥異的內在情緒,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是舞蹈表演者的單向情感。單向情感是我們對現實的直接反應,不需要經過大腦的判斷。復向情感是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判斷后做出的反應。舞蹈表演者的舞臺緊張感是復向情感,是心理內因到生理外化的間接反映,我們可以判定的是舞臺緊張感是心理內因的外化表象。人類大腦皮層中的神經髓能產生意識動機,再把意識動機傳遞轉化為非意識的主觀能動性。舞蹈表演者的基礎訓練強調的是放松狀態,但表演時的舞臺緊張感,會令舞蹈表演者氣息不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體僵硬,甚至肌肉顫抖、頭暈惡心、記憶全無。是何種因素導致舞臺緊張感的出現? 首先是由舞蹈表演者自身技術技巧所能達到的高度決定的。由于動作幅度不舒展、技術技巧不到位、音樂節奏卡不準等原因,會使舞蹈表演者產生舞臺緊張感。其次是舞蹈表演者不良的心理暗示導致舞臺緊張感的產生。最后是心理內因的外化現象導致。譬如舞蹈表演時由于音樂光盤卡碟或現場斷電等意外事故使舞蹈表演者蒙在舞臺上。這種心理內因的外化就需要舞蹈表演者冷靜有效地應對突發狀況。
三、出現舞臺緊張感時舞者應采取的解決辦法
意大利著名聲樂教師培特羅·托西認為 :“積極準備是演唱成功的必要條件,那些膽怯緊張的表演者則是上帝最不眷顧的人。”黃金法則觸類旁通,舞蹈表演者也要積極準備,這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必要條件。在日常進行基礎訓練的過程中,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預防和解決舞臺緊張感的產生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和應對:
(一) 精進舞者自身技術技巧。“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如果想要有自信滿滿的精湛表演,就要提高自身的技術技巧,打下堅實的基本功功底,這樣就具備了克服舞臺緊張感的先決條件。
(二) 選擇適合表演者自身水平的舞蹈作品。一定要根據舞者自身能力來選擇作品,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一些舞蹈表演者往往通過第一印象就特別喜歡某個舞蹈作品,卻忽略了自己的實力,沒有仔細考慮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完美地展現這個舞蹈作品。
(三) 舞蹈表演前要做好充足準備。舞蹈表演者要親自到演出現場熟悉流程,走臺、和光、和景、和特效,這是舞蹈表演成功最重要的一步,畢竟舞蹈表演需要多工種、多部門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四) 即使表演出現瑕疵,也要正確對待。任何一個舞蹈表演者都會有失敗的演出經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是一個舞蹈表演者成長的必經之路。舞者要正確看待自己這些失敗的經歷,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要把這些經歷進行總結,形成寶貴的表演經驗。
(五) 舞者自我心理按摩,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舞蹈表演者演出前積極的心理暗示十分重要,是給自己加油打氣的重要過程,同時也是自我放松的良好調節。舞蹈表演前要先設想演出成功時的一些情緒,那些令人興奮的現場氣氛,令人感動的精彩瞬間及與現場觀眾的熱烈互動等。這樣能提高自己的表演欲望,在心理上做到積極向上的暗示,從心理內因做到戰勝恐懼,生理外化為完美地控制機體,從而超水平完成舞蹈表演。
(六)注重體質鍛煉與保健同行。舞蹈表演者的身體就是舞蹈表演的手段和工具,所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就成了對抗舞臺緊張感的重要武器。舞蹈表演者身體素質的高低以及精神狀態的好壞,都會影響舞者對于舞蹈作品的細節處理,影響舞者對情感細膩的表達。這就要求舞者在表演前要有優秀的體質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睡眠時間,養精蓄銳。舞蹈表演者由于長期訓練,導致身體關節、肌肉、韌帶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耗與損傷,平時要注意自我保健,保護好關節不受涼,經常按摩放松肌肉等。
四、結語
新時代社會主義背景下,文化藝術得到了空前發展,舞蹈學科也出現了大繁榮、真繁榮的景象。舞蹈與相關學科的縱向挖掘及橫向跨界,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形成了新思路、新方法。當下舞蹈已經完善成了舞蹈解剖學、舞蹈心理學、舞蹈教育學、舞蹈行為學、舞蹈表演學、舞臺機械和舞美燈光等相關領域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綜合藝術體系,是服、化、道、聲、光、電、燈、景、效聯動的藝術成果。舞蹈表演者之間技術技巧的差距越來越小,但往往由于舞臺緊張感導致了舞蹈比賽結果的不同。舞者在表演時心理內因的單復向緊張感與生理外化的機體控制已成為決定舞者表演層次高低的關鍵。因此,筆者希望本文能為舞者在解決舞蹈表演過程中的舞臺緊張感的內在心理及外化表象問題提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常琳:《淺談舞蹈的審美》 [J],《大舞臺》,2010.7
[2] 曹庸譯,(美)赫爾曼·麥爾維爾:《白鯨》 [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3] 遲慶龍: 《淺談舞蹈演員在舞臺表演中必備條件》 [J],《科技信息》,2011.24
[4] 周永紅:《如何克服舞臺緊張》 [J],《文教資料》,2008.1
[5] 公蘭英,洛毛措:《影響中國舞蹈演員表現力的自身因素研究》 [J],《大舞臺》,2010.9
[6] 楊光遠:《淺論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力》 [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
責任編輯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