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單位、服務對象的評價調查,分析了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現狀,提出了對策。指出,調查結果顯示,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和三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相比,護理理論、操作技能等專業素養方面相差不大,但人文素養、心理素養等方面卻是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短板,也是他們就業的嚴重障礙。由此,要根據市場的需要,在保持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加強人文素養和心理素養的提升,探求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以此來提高五年制護理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 醫患關系;醫患評價;高職護理;學生;職業素養
高職護理專業按照學制不同,可以分為三年制大專和五年制大專兩種。在濰坊市近幾年的招聘會上,幾家知名的綜合醫院在招聘護士時,都不約而同的給出了這樣的招聘條件:專業:護理;學歷:大專,限三年制。這一條件的設置,無疑將五年制大專護理畢業生擋在了招聘的門外,使得他們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這無疑加大了五年制護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濰坊市某高職2014年-2015年三年制大專和五年制大專護理專業畢業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調查工具。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醫院對三年制大專、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評價調查問卷”以及“患者對三年制大專、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評價調查問卷”。醫院、患者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醫院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患者基本情況(年齡、性別、學歷、技術職稱、工作年限);調查問卷(醫院評價、患者評價),每個問題下設2-4個答案,由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隨機抽取濰坊市某高職學校的高職護理畢業生三所就業單位(均為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選取相關科室工作人員50名,來該院就診的患者50名。調查問卷采取無記名方式填寫,所有的選項沒有對錯之分,并保證嚴格保密問卷內容,結果僅作論文研究之用。向醫院相關科室工作人員發放問卷50份,患者50份,回收率均為100%。
(2)統計分析。調查結果均輸入“醫院調查問卷”及“患者調查問卷”數據庫,用spss20.0進行統計,并對數據進行分析。
2、調查結果
2.1、醫院相關科室工作人員現狀
醫院相關科室工作人員50人現狀如下:年齡:20-30歲的17人,31-40歲的21人,41-50的12人。性別:男性為19人。學歷:專科以下5人,專科14人,本科29人,本科以上2人。技術職稱:初級17人。中級23人,副高級10人。工作年限:5年以下12人,6-10年10人,11-15年17人,16-20年10人,21年以上1人。
結果顯示:醫院相關科室工作人員31歲以上者占66.0%,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62.0%,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者占66.0%,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占56.0%。
2.2、醫院、患者對高職護理學生評價比較
數據顯示:醫院對三年制大專、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評價中,護理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64%、56%;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60%、62%。人文知識和與他人溝通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66%、64%;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30%、26%。挫折承受能力、態度控制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三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72%、68%、74%;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20%、26%、22%。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和獲取新知識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72%、94%;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30%、26%。
患者對三年制大專、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評價中,護理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62%、76%;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56%、66%。人文知識和與他人溝通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72%、82%: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52%、34%。挫折承受能力、態度控制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三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72%、74%、74%;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32%、18%、20%。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和獲取新知識能力兩項中:三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68%、66%;五年制大專滿意率分別為16%、28%。
2.3、總體評價比較
在總體評價中,在對醫院的調查中,有92%的工作人員對三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總體評價表示滿意,有30%的工作人員對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總體評價表示滿意。在對患者的調查中,有90%的患者對三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總體評價表示滿意,有38%的患者對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總體評價表示滿意。
3、討論
醫院對高職護理畢業生的評價來自醫務科、護理科、人事科等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長期接觸護理畢業生,比較清楚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并且跟他們沒有利益沖突,因此他們的評價相對來說比較客觀;醫院工作人員31歲以上者占被訪人數的66.0%,這些被訪者已經有一定的工作閱歷,在本單位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占54.0%,10年的連續工作對本單位的運行情況和實際情況已經比較了解,他們比較清楚本單位需要什么樣的護理人才,所以他們的評價有一定的說服力和可信度。患者作為護士的直接接觸的服務對象,他們的評價來自于自身的切身感受,患者與護士沒有利益關系,其評價比較客觀。
護理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醫院和患者的評價相對較高,均在55%以上,并且他們的評價相差不大。這表明醫院和患者對三年制大專和五年制大專學生的這兩項素養還是比較認可的,也間接反映出學校對護理人才的培養措施還是比較有效的。但在人文知識、與他人溝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態度控制能力、行為控制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和獲取新知識能力方面,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和三年制大專比較相差很大,甚至有50%的差距。他們在人文素養、心理素養等隱形素養方面,與三年制大專護理學生比較而言,欠缺的太多。
4、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現狀的思考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和三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相比,護理理論、操作技能等專業素養方面相差不大,差強人意,但人文素養、心理素養等方面卻是五年制大專護理學生的短板,令人堪憂,這兩個板塊的缺陷是他們就業的嚴重障礙。由此,根據市場的需要,在保持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加強人文素養和心理素養的提升,探求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以此來提高五年制護理學生的職業素養,是提升五年制大專護理畢業生職業素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