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衛衛 吳衛麗
【摘 要】文章從基層黨建信息化的發展歷程入手,闡述了黨建信息化的3個發展階段,既電子黨建、網站黨建及智慧黨建,分析了我國黨建信息化的現狀,闡明了基層黨建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重建輕管、缺乏全面考核機制等問題,同時從搭建黨務管理平臺,實現對黨員的動態化、網絡化管理;完善工作考核機制,實現對黨員全面科學準確的考察;完備工作檔案資料,促進各單位黨建工作的落實;增加學習交流活動,提高黨員的學習效率;加強信息互動功能,更好地服務黨員、聯系群眾等,給出了“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基層黨建信息化的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基層黨建信息化;智慧黨建;“互聯網+”基層黨建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3-0282-02
“黨建信息化是指伴隨著社會發展和信息化的推進,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普及的基礎之上,通過借助信息網絡的傳播技術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在黨務管理、干部工作、人才培訓、黨建宣傳及組織工作的日常業務處理等方面靜態管理和動態管理的統一,從而全面提升黨組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提升基層黨建的信息化、科學化水平,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實現黨的執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1 基層黨建信息化的發展歷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黨建模式在不斷變革升級。從最初的紙質模式,到通過電腦、電子郵件等進行輔助,再到現在移動時代的網絡全覆蓋模式,基層黨建信息化的工作效率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提升。我國的基層黨建信息化總體上經歷了3個時代,即電子黨建、網站黨建和智慧黨建[1]。
第一代——電子黨建。我國的黨建信息化起步于1994年,當時正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啟動,國外新鮮事物不斷涌入,美國主導的信息化革命借助互聯網力量席卷全球,第一代黨建模式迅速發展起來。當時主要借助電腦、電子郵件等對“紙張黨建”進行輔助,通過推動黨務工作信息化、網絡化來提高辦公效率。第二代——網站黨建。進入新世紀,我國的互聯網產業開始起步,新浪、搜狐、中華網等大型門戶網站開始建立,技術的普及也推動著黨建信息化模式的進步。2003年黨中央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黨委辦公廳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意見》,黨建網站在全國普及開來。第三代——智慧黨建。隨著“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之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進步、發展融合,黨建信息化開始變得更加智能,以“互聯網+智慧黨建”的第三代黨建模式應運而生。與傳統的黨建模式相比,第三代智慧黨建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優勢。
(1)時間支配自由靈活。支持PC端、手機端、平板端、微信端等不同端口的跨端聯通,實現門戶網站、APP、微信、互動大屏等全渠道覆蓋,讓黨建工作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制約,隨時隨地能開展黨務工作、查閱黨建信息。
(2)互動、交流快速及時。智慧黨建平臺具有新一代社交網站所具備的支持留言、對話、評論、點贊等功能,將干部、黨員、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夠實時地交流、反饋信息,形成有呼應的良性生態圈。
(3)溝通、推送暢通無阻。隨著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智慧黨建平臺實現了隨時推送新聞資訊及通知功能。通過關注黨建微信公眾號等操作,大家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最新的理論、政策;通過發起多方會話,無論身在何方,都能及時參加黨組織生活,保證了信息溝通的暢通無阻。
(4)內容、形式豐富多樣。除了配合文本、圖片等傳統宣傳方式,智慧黨建平臺還可以借助語音、視頻等多媒體設備進行更加生動、更有吸引力的宣傳教育,更加“接地氣”、更加貼近生活。
第三代智慧黨建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黨建信息化解決方案,集成了黨建工作的常用功能,可以隨時隨地地開展黨建工作,是今后黨建信息化的主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 基層黨建信息化現狀
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部分基層黨建都能夠通過移動網絡進行政策宣傳、工作落實,但目前黨建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仍然是網站黨建。大部分的黨建網站都具備了黨建專題、黨建動態等內容,網民可以通過學習黨建理論研究文章增加理論知識,通過視頻點播查看熱點新聞,通過黨建論壇來探討有關黨的建設問題,通過下載專區下載有用資料等。總的來說,我國黨建信息化的整體發展趨勢是:從信息管理辦公自動化的電子黨建,到外部黨建網站的建設,再向一體化系統演進,最終形成多功能的、綜合的、統一的智慧網絡黨建平臺[2]。
3 “互聯網+”背景下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年8月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手機網民人數更是從2012年底的4.2億猛增到7.24億,成了世界第一[3]。我們已經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等新興媒介成為輿論爭奪和思想交鋒的重要陣地。在這個過程中,傳統黨建網站的不足開始顯現,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形式單一,重建輕管。網絡黨建盡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相對整個互聯網這個“信息海洋”來說,黨建信息仍然微乎其微,并且存在“千網一面”的現象,由此導致了黨建網站缺乏吸引力、內容單調、形式呆板,黨建工作與黨建活動在網上得不到及時、應有的反映。有的網站設立初衷只是為了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重建輕管,網站的建立失去了服務黨員、聯系群眾及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效果大打折扣[4]。
(2)缺乏對黨員的全面考核、管理機制。大多數黨建網站主要以新聞宣傳、學習教育展示為主,缺乏對接轉組織關系、繳納黨費、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基本情況等信息的有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監督手段,如無法掌握黨員的流向,對黨員的思想狀態和基層黨組織的感知不及時;缺乏多途徑的學習方法,無法滿足當前社會黨員對學習方式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宣傳陣地;缺乏科學準確的考核手段,不能夠真正做到對每一位黨員進行全面、準確地考核。
(3)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有的網站僅局限于單向的信息灌輸,維護網站的形式僅限于發布新聞、消息;有的盡管設立了微信公眾號,也僅僅是轉發最新的國內外新聞及動態,不能及時地與黨員群眾進行互動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有的即使設置了意見交流欄目,也常常是無反饋、無內容,形同虛設,無法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不利于密切黨群關系,更不利于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建立。
4 “互聯網+”背景下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議
(1)搭建黨務管理平臺。為了準確掌握各基層黨組織、團組織等機構信息,以實現方便、快捷的管理,開設“組織管理”功能;為了實現對入黨積極分子個人信息、思想匯報等情況的動態管理,開設“黨員發展”功能;為了實現對黨員組織關系的轉接、信息查詢統計、信息導入導出,開設“黨員管理”功能;為實現繳納黨費、管理使用黨費,開設“黨費管理”功能;為方便各基層黨組織將各類黨建工作資料及時上傳,讓各級部門及時全面掌握基層最新情況,開設“工作管理”模塊。
(2)搭建工作考核平臺。通過對黨內培訓、黨費繳納、黨內表現、民主評議、考核打分總匯等項目的考核,讓系統自動計算、統計、公布各單位或個人得分情況。徹底改變了以往考核工作僅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進行評價工作的傳統手段,從而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學準確。
(3)搭建檔案記錄平臺。為了準確把握各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進展情況,對召開的會議、進行的組織生活,對重大理論方針政策的學習體會等進行整理、記錄,要搭建檔案記錄模塊,完備機關黨建工作檔案資料。此舉能極大地促進各部門單位落實各項黨建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各級組織部門的管理效率。
(4)搭建教育平臺。為了滿足黨員能夠經常學習、有針對性學習的需要,開發在線學習應用平臺,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持全市黨員干部同時在線學習。在信息傳遞方式上,應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員學習碎片化的特點,制作一批微課程、微視頻,見縫插針地推送教學內容,讓黨員互動和分享,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5)搭建信息互動平臺。通過設立“通知公告”能夠更加快捷、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部署。通過“成果展示”模塊及時將各項黨建成果在平臺進行發布,有利于各基層黨組織之間互相學習。各基層黨組織可以通過“理論研究”模塊將理論研究成果分類上傳,也可瀏覽所有基層黨組織的研究動態和成果。資訊門戶是黨建信息展現的載體,通過智能手機的消息推送機制可以實現資訊的實時推送,讓廣大用戶第一時間了解黨情、民情,改變傳統資訊傳遞滯后,到達率不高等弱點,提高資訊的閱讀率。通過論壇、黨員信息交流群等形式,讓包括流動黨員在內的所有黨員都能隨時了解支部工作情況,并保證他們有正常的組織生活與民主生活會,保障所有黨員的民主權力,形成“有話大家談”“有成果大家享”“有困難大家幫”的良好氛圍,真正實現組織生活“無處不在”。
參 考 文 獻
[1]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打造智慧黨建平臺,引領第三代黨建信息化[R/OL].2017-09-26.
[2]郭翙.互聯網+背景下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研究——以深圳市智慧黨建為例[J].黨政干部論壇,2016(4):10-13.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7-08-04.
[4]鄭愛軍.黨建網站的現狀與發展特征分析[R/OL].2010-01-02.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