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快速發展,隊伍逐漸壯大。但在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民營企業的管理和制度問題。為了使民營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應該對企業進行不斷地創新,并且不斷地完善企業的各種體制。文章主要通過對民營企業的管理創新與制度創新進行分析,闡述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促進民營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民營企業;企業管理;管理創新;制度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2-0236-02
0 引言
民營企業在廣義上的定義是指任何非國有獨資企業,既包括國有控股的企業,又包括國有的持股企業。而狹義上的民營企業,則是指以私營企業為主的企業。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下,民營企業面臨著既有宏觀意義上的也有微觀意義上的挑戰與機遇。同時,民營企業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本文將著重探討。
1 民營企業的財務特征及其面臨的問題
在我國,民營企業的財務體系主要是由企業的內部財務制度和與之相關的外部理財環境共同組成的體系,即民營企業財務體系不僅受到企業自身的影響,也受外部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1]。而在整個外部社會的影響中,最主要的影響來自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如果政府片面地追求經濟而不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極有可能推出不合理的且不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但若政府能在大的經濟環境前提下,根據該地區相關的經濟發展要求與前景推行合理的政策,則民營企業將會更好地發展。與此同時,一些民營企業對于宏觀制度與微觀制度的了解不夠深入,則很容易將企業發展的不順歸因于外部環境問題,而不從本身尋找原因。并且,有些民營企業一味地依賴政府,一味地依賴外部環境能夠帶來的價值而忽略了自身的價值與特色,這也將嚴重影響民營企業的財務體系。民營企業的財務體系作為一個開放性的且具有多層次的體系,其各方面構成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同時對于外部的財政環境還要進行信息間的溝通。所以,為了更好地研究民營企業的財務特征,應針對內部、外部環境對企業的影響進行研究。
1.1 外部環境對民營企業財務體系的影響
我國的民營企業的外部環境與國有企業的外部環境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差別將會對民營企業財務體系的特征有一定的影響[2]。
(1)觀念歧視問題。盡管改革開放后,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撐力量,但仍然有一些人對于民營企業有著各種各樣的偏見。在國家擴大民營企業規模后,仍然有部分地方政策對民營企業有歧視對待的現象。
(2)準入限制問題。目前,民營企業的顯著問題主要表現為行政性壟斷問題,使民營企業發展緩慢。同時,由于國家的政策問題,使得民營企業的產業范圍變得十分狹窄。并且,對于市場準入問題,實際的門檻要求過高等導致民營企業無法進入。
(3)政府扶持問題。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來說,民營融資問題較為嚴重,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對民營企業在公共服務方面的政策依然存在著傾向的問題:注重管理、輕服務。在關于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上,政府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投資體系和提供信用擔保等。
(4)法制環境問題。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法制的管理與監督。但如今,我國的法律建設還不健全,導致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不好。而且政府對民營企業的保護程度也較低,造成企業經營環境不良[3],并且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缺乏民法的支持。
1.2 內部環境對民營企業財務體系的影響
民營企業具有非正規性的特點,且對于企業的財務體系存在著財務記錄及管理制度等問題。民營企業的財務體系的特征主要表現為民營企業的主要形式是獨資企業,而這種企業的財務體系一般都較為簡單。而且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財務體系的構架仍然不夠完善,用于處理企業內部治理問題的機制也較為缺乏。
而且,對于民營企業的產權問題。經濟學上認為的一個國家的經濟問題主要依賴財產的產權制度。由于早期的民營企業對產權問題的疏忽,導致產權問題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F如今的民營企業的產權問題主要表現如下:?譹?訛結構不合理。民營企業的產權制度較為單一,且只能依賴企業自身的發展。?譺?訛民營企業的產權問題還主要因為其產權界定的模糊性,使得企業自身的積極性不足。
在我國,民營企業的經營方式主要是以家族式或合伙式為主。在這種制度下,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一是企業的財務預測較為簡單,導致財務決策容易出現問題。二是有些民營企業只注意企業的利潤,這種投機方式容易影響民營企業的市場秩序。三是民營企業主要由家庭內部人員作為掌權人,但這種方式容易出現以下問題。首先外部人才得不到重用,其次對于人才沒有激勵感,最后企業不能較好地從外部引進人才。
2 民營企業管理創新問題
在各種艱難的外部環境的影響下,民營企業若想更好地發展,就應該不斷地從自身找原因,并深刻地剖析問題,在管理中創新,更好地迎接挑戰。筆者認為民營企業在管理中的創新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2.1 經營者的素質問題
經營者是一個民營企業的支柱,也是民營企業的主心骨,更是其靈魂。俗話說:“有什么樣的民營企業家,就有什么樣的企業。”可見,民營企業的經營者在一個企業中的地位。因此,在民營企業管理創新,要先考慮管理者的問題。對于一個企業的管理者,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與經營一家企業,首先應具備的品質就是要有求職欲,其次應具備創新精神,并且要較為熟練地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只有經營者具有較高的素質,民營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快、更好。
2.2 人才問題
人才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衡量一個企業競爭力的體現。而對于一些民營企業,其領導層人員都是經營者的親屬,外來高學識、高智商、高能力的人才缺乏,且無法吸收更多新鮮的“血液”。作為一個想要獲得更強的競爭力的企業,其需要引進高端人才、專業對口人才,若能與高校對接,將更有利于其引進人才。
而對于人才的管理問題。在引進人才后,企業需對人才進行較為合理的分配。一個好的經營者會將不同的人才應用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讓他們發揮最大的工作潛能,并在自己擅長的工作崗位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而一個好的企業應用好3種人才。一種是策劃層人員,策劃者是企業較為重要的人才組成部分,他們需要對企業以后的發展提供新穎、有效的實施方案。第二種是決策人員,這類人對企業中各種實施方案或者企業未來的發展應有自己的判斷,并能對某些不能幫助企業發展的方案勇敢地說“不”。第三種人才是執行者,執行者應服從企業領導者的安排,并具有奉獻精神與創新精神,與企業共進退。
2.3 企業間的合作問題
現如今的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著自身規模小,但經營范圍較廣的問題。企業不知道自己的優勢,而是隨波逐流。若能將一些企業進行聯合,使每個企業都能展現自己的優勢,通過合理地分配資源與人才等,使每個企業在社會中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地位。在企業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還應建立牢固的戰略合作關系,聯合其他企業,創造出更具競爭力的品牌。
3 民營企業制度創新問題
關于制度創新,主要是指改革現有的制度、構建新的制度,從而能夠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制度的創新包括組織行為的改變、組織與其環境的關系及對環境支配的改變[4]。
3.1 民營企業的組織創新
對于企業的高管團隊,企業應對其進行鼓勵與激勵并行的政策。在這個人才競爭較為激烈的今天,如何利用企業的薪資吸引到更好的人才管理公司是民營企業較為重要的發展步驟[5]。一個企業如果具備能力較強的領導者,那么這個企業將會發展得更快、更好。高管的薪資應根據其對企業的發展貢獻多少分配,對于人才應不斷鼓勵其創新,而且要賞罰分明,要有較為完善的組織體系,不能守舊,不能將人才的潛能埋沒。
3.2 民營企業的文化創新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不僅要有良好的硬件配置,也需要有軟實力的發展及企業文化的創新。而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不僅包括企業的物質文化、企業的經營理念等,也應包括企業對其員工的思想教育、制定員工的行為準則等,還應該包括一個企業的企業形象[6]。對于一個新興發展的企業,一種完整的企業文化能更好地展現這個企業的發展要求與發展方向,可以讓人才更快捷、更便利地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等。企業文化是整個企業的精神建設的中心,其在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企業的精神文化是企業的價值取向,它能夠形成一套較為合適的企業價值觀,使員工更好、更直接地了解企業,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且能夠為企業提供一個較為和諧、美好的工作環境。
4 結語
現如今的民營企業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但近年來,國家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所以民營企業應該利用政府的政策,在自身的經營上不斷創新,不斷地在管理與制度上創新,不斷地引進人才,不斷地完善企業自身的硬件條件與軟件條件,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增強自身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高山原.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轉型的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2016(30):124-125.
[2]房儀.轉型期民營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26):65-66.
[3]郭曉娜.中小型民營企業人才流失現狀與對策[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4):55-56,59.
[4]劉丹.中國民營企業家創新生態系統的成熟度評價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5.
[5]王文明.我國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問題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18(4):56-64.
[6]張志超.關于新常態下我國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的主要任務[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