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淑園
【摘? ? 要】繪本閱讀不僅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而且還能夠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培養想象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增強審美意識,培養豐富情感。兒童繪本的閱讀是兒童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幼兒教學? 繪本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99
在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繪本里,以國外的經典繪本為主,這些繪本題材豐富多樣,有關于友情的、親情的,也有關于勇敢精神的、生命尊嚴的、自然和環境等等的,幾乎涵蓋了幼兒生活、成長的各個方面。優秀的繪本不僅僅是文學或故事的一種表現形式,更是具有珍藏價值的藝術品。繪本閱讀的開展非常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利用圖畫、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一、從封面入手,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拿起一本繪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面。每本繪本書都有其獨具一格的封面,只要細細品味,每張封面都有其獨特之處深深地吸引孩子。因此,在指導幼兒閱讀繪本之前,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從閱讀繪本封面入手,觀察封面上的內容,并聯系生活實際,展開一系列的談話。美國哈群斯的作品《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經典繪本作品,在引導孩子閱讀之前,可以先和幼兒聊一聊封面上有誰,是怎么樣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猜一猜狐貍和母雞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等等,引導幼兒邊觀察、邊猜測,帶著期待的心情來閱讀故事,為閱讀活動的順利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又如《月亮的味道》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個圓圓的月亮和一只伸長脖子的長頸鹿,長頸鹿抬頭看著月亮,仿佛在說些什么,又好像要做些什么。在組織幼兒閱讀這本繪本時,我們首先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畫面,讓幼兒猜猜長頸鹿的想法,自然地引出故事的題目——月亮的味道。
二、深情導讀,激發興趣
日本著名的圖畫書閱讀推廣者松居在《圖畫書的快樂》中闡述道:“圖畫書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成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讀給孩子聽,才能被接受。當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在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中,身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投入感情讀故事,用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用預告精彩片段來吸引學生課外閱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如:《我永遠愛你》講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心愛的碗,而擔心媽媽的反應。于是,他跑去找媽媽,做了一場“愛的測試”。媽媽表現得近乎完美,她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同時又不忘補充,“不過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繪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過小熊阿力的擔憂。而身為母親的熊媽媽那有原則性的愛,也讓人有很深的感受。繪本中兩個人物的情感,我自己都有著很深的生活體驗,繪本中的人物的情感都是我自己情感的表達。組織孩子進行《我永遠愛你》閱讀時,當我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深情地來為大家朗讀時,竟有孩子淚珠閃爍。孩子們在我的深情演繹中,受到了感染。又如:非常幽默滑稽的《小豬變形記》的閱讀中,我運用夸張的語言,演繹小豬的所作所為時,孩子們便開懷大笑、興趣高漲,同時在輕松愉快中感悟主題。
三、從標題入手,引發幼兒的閱讀愿望
現代的孩子生活在文字的海洋中,加上現代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重視,許多孩子在父母的引領下已經養成了認讀生活中常見文字的習慣。繪本圖書一般都有一個醒目、簡潔、有趣而通俗易懂的標題,能引起幼兒閱讀的興趣,因此,從閱讀繪本的標題入手展開閱讀活動,同樣能激發幼兒強烈的閱讀興趣。如在指導幼兒閱讀繪本《月亮,生日快樂》時,我們將繪本的封面展示在多媒體大屏幕上,在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內容之后,請幼兒說一說繪本的名字叫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當幼兒說出名字之后,教師就和幼兒一起用手指著那幾個醒目的標題字大聲地朗讀。當幼兒饒有興趣地跟著老師讀標題時,老師就可以自然地向幼兒拋出問題:“月亮生日快樂”這本書講了件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找一找吧。幼兒閱讀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整個活動自然地由閱讀標題過渡到下一個自由閱讀的環節。
四、設置提示性問題,引導幼兒觀察、理解畫面內容
對繪本中值得品味的畫面內容,幼兒往往只看表面現象,不能作出合理、大膽的推理和想象,不能將圖畫的前后情節聯系起來,對圖畫中蘊藏的故事加以理解,對故事情節無法全面解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設置一些提示性問題來引領幼兒觀察、理解畫面的內容,獲得更多的閱讀收獲。如繪本《月亮,生日快樂》第一頁的畫面是:一個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大樹底下一只小熊抬著頭望著月亮。乍一看,畫面內容非常簡單,怎樣才能引領孩子進一步觀察、理解畫面的深層次內涵,從而進一步閱讀下面的畫面內容呢?我們為幼兒設置了這樣的提示問題:畫面上的月亮是怎樣的一個月亮?看到圓圓的月亮小熊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這些問題提示了孩子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理解畫面內容,從而自然過渡到對畫面內容的閱讀。幼兒的觀察能力和閱讀習慣就在這過程中得到了培養。
五、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生命,甚至可以見到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此外,一般來說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襯、正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而是要讓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
總之,在幼兒繪本閱讀中,為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認知和審美能力的發展,教師應廣泛選擇繪本讀物,精心選擇閱讀形式,培養幼兒閱讀恒心,讓幼兒在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繪本閱讀中學習知識,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好習慣,從而“悅”讀一生。
參考文獻
[1]詹黎黎.淺議依托繪本閱讀,提升幼兒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