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管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
選取體育大學校羽毛球專業同學20名,平均年齡約為20歲,平均身高約175cm,體重約為69kg,對于20名羽毛球運動員的預測最高心率值為199石次/mm。將這20名羽毛球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在羽毛球訓練過程中對其心率變化進行監測分析,以實現心率監測在羽毛球運動訓練實踐中的應用研究。
本節羽毛球運動訓練課的總時間為45分鐘,五分鐘為熱身慢跑訓練,十分鐘為原地擊球練習,十五分鐘進行移動中擊球聯系,十五分鐘進行全長羽毛球比賽。在進行運動員羽毛球運動訓練過程中心率變化監測時,使用心率遙測法,根據心臟興奮時電變化情況進行心率變化采集。在進行羽毛球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率變化監測應用中,通過使用胸帶將傳感發射器固定在運動員胸前,然后再將手表遙測儀佩戴在運動員手腕上,通過“測試”以及“使處于狀態”、“起動/停止”選擇鍵的選擇操作,對于運動員在相對安靜狀態以及運動過程中的心率變化情況進行監測顯示,測試完成后,選擇停止,手表遙測儀即停止監測記錄,這時可以通過“回憶”或者是“回收”鍵的選擇,將監測到的運動員心率變化結果傳送到電腦中。在心率變化的監測記錄時,需要接受測試的運動員在靜坐十分鐘之后,進行心率表以及心率傳輸帶的佩戴,同時開始進行羽毛球訓練課的訓練內容,整個訓練過程中全程對于運動員的動態心率進行監測記錄。
羽毛球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平均心率變化的監測統計分析圖可以看出,在45分鐘的羽毛球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同訓練階段運動員心率辯護的平均結果值也不同。其中,安靜狀態下,運動員心率變化監測值為58士0.78次/mm,而在進行完羽毛球全長比賽后運動員的最高心率變化監測值達到了185士3.12次/mm,同時,從該次羽毛球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率變化監測結果也可以看出,本次羽毛球訓練課的運動訓練強度屬于中等強度,雖然在運動訓練課上設置了全場羽毛球運動賽,但是比賽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多數運動員在比賽訓練過程中最大心率變化值在最高心率的80%到90%之間,只有一名運動員的最大心率達到了最高心率的95%。在進行本節羽毛球運動訓練課程內容設置中,為了能夠對于各個階段運動員心率變化進行更好監測,專門進行子漫跑熱身、原地擊球練習和移動擊球練習、全場羽毛球比賽等較為簡單的訓練和練習項目。羽毛球運動訓練中,訓練強度和運動員心率變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線性關系,因此能夠實現根據心率變化進行訓練強度制定。醫學研究認為,最大心率變化的不同范圍能夠發展不同的身體能力,比如,在60%至90%的最大心率變化范圍中的運動訓練強度能夠對于心血管機能進行改善;而在85%以上的最大心率變化范圍強度的運動訓練,能夠進行運動員耐力能力的發展。因此,通過對于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心率變化的監測,能夠為運動訓練負荷調整提供依據和參考。
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心率增長率能夠進行心臟對于不同單位時間內運動負荷變化增長的快慢情況進行反映。羽毛球訓練,在熱身慢跑階段,運動員心率增長比率約為38%,原地擊球階段運動員心率增長比率出現降低,約為23%,移動擊球過程中運動員心率增長比率約為41%,是心率增長最為明顯和增長最多的階段,根據運動訓練中心率變化的這一監測結果,可以進行羽毛球運動訓練內容的安排與調整。其次,在運動訓練對于運動員最高心率影響中,上文的羽毛球運動訓練中,運動員的最高心率在本人最高心率的80%至90%范圍內,根據這一結果,可以看出本次羽毛球訓練主要是以耐力訓練為主,而進行訓練中運動員最高心率影響的統計,主要是為運動員不同素質類型的發展提供參考。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心率監測是運動訓練過程中實現科學監控的最簡便容易的監測方式。心率監測在運動訓練實踐中進行應用實現的優點,首先表現在通過基礎心率能夠在運動訓練前對于運動員適應訓練負荷的程度進行評估,以實現對于運動訓練強度以及訓練量的科學調整;其次,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心率變化的監測,和運動員的運動訓練量以及訓練強度有著密切的關系,通過對于運動員心率監測變化的觀察,實現對于運動訓練強度的觀察;最后,由于心率變化對于運動刺激的反映比較敏感,因此能夠準確的反映運動員身體負荷的不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