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現代籃球培訓教育體系的完善,以及多元籃球訓練方式的創新運用,傳統教育模式正在發生變革。在開展青少年籃球訓練中,通過循環訓練,可以引導青少年深入籃球世界,讓整個籃球教學過程變得更具有體系性、針對性、實效性,滿足當前青少年籃球訓練教育需求,實現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1]。
籃球訓練作為學習難度比較高的體育學科,青少年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對于籃球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運用循環訓練法,可以強化導入效果,讓籃球知識更好的滲透到青少年訓練中,同時也能提升訓練的代入感和參與度,讓青少年更好的理解知識與教師理念[2]。在開展青少年籃球訓練中,通過運用循環訓練法,積極探索循環訓練法的創新模式,可以幫助青少年進一步掌握復雜的知識,通過由淺入深、趣味導入的方式,提升課堂的活力,讓青少年真正逐步理解籃球知識,同時通過循環訓練法的優化,與能充分照顧不同層次青少年的學習需求,盡可能讓青少年都能跟上教學節奏,進而激發青少年學習熱情,調動青少年的籃球學習能動性。
從現代籃球教學改革目標來看,很多青少年籃球訓練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沒有真正理解實踐教育的意義,向青少年所傳授的籃球知識也缺乏足夠的實用性,一方面青少年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如果知識過于死板,青少年籃球訓練課堂也將失去活力,不利于培養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將青少年籃球訓練知識與實踐生活有機聯系起來,提升籃球知識的應用空間,引領青少年深入教學體系,是青少年籃球訓練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籃球訓練具有很強的嚴密性與組織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教學的基本目標,并進行有效的提升,讓籃球知識能夠與青少年發展相結合,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籃球能力,促進籃球運動向前進一步的發展[4]。這種循環訓練方式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訓練組織的嚴密性,也就是能夠暢通教師與青少年互動的渠道,達到一種共贏的目標。雖然我們常說青少年是教學的主體,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忽視教師在訓練過程當中的指導與實踐作用,因此我們需要為教師提供一個更為有效的教學程序模式,讓教師能夠在教學與培訓當中增強自身對于籃球教學的把控能力。
在常規籃球訓練當中,我們會不自覺地忽視青少年的主體作用,常常以教師的標準來衡量籃球訓練的質量和達成的高度,這對于教學現實的衡量,是一種有失偏頗的表現。循環訓練法的應用,能夠讓青少年在明確籃球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致力于對學習內容的鉆研與自身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讓青少年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與此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強化教學的生成性,讓教師在訓練過程中獲得更快的提升。
為了便于青少年對于不同階段與層次籃球知識的掌握,我們可以在籃球訓練過程當中有意識的培養青少年的總結與反思能力,從而形成自身的對于學科知識的認識,讓籃球思維能夠有效的促發青少年的頓悟。循環訓練法的應用能夠幫助青少年有效的梳理所學的籃球知識[5]。
在開展青少年籃球訓練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訓練思維,摒棄傳統的固化訓練思想,將實用性作為教育的第一目標,將青少年籃球知識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的第一要務。如何培養青少年的籃球應用能力,一直是現代青少年籃球訓練關注的核心問題,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節點上,更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多為青少年營造知識的實踐應用情境,進而引導青少年深入學習。基于此,教師要以青少年籃球實踐能力培養為出發點開展循環訓練,尋求更優化的籃球訓練路徑。
科學合理的籃球訓練計劃是提高青少年健康意識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青少年籃球訓練改革實踐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應該首先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規劃。在此過程中,老師應該在深入了解青少年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青少年的成長和心智發展特點。老師應該在教學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考慮到青少年學習的個性和共性特點,突出青少年身體素質培養,從培養青少年健康意識出發,根據教學計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安排訓練進度,及時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實現籃球訓練與能力發展、情感態度養成的有機結合,切實提升青少年籃球訓練質量,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成熟的籃球訓練思維。
綜上所述,在開展青少年籃球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不斷整合教學資源,運用循環訓練法,提高教學效果,為青少年構建起現代籃球教育體系,引導青少年主動探索籃球訓練模式,提升青少年自主學習和認知能力,適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