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嶺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為了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高職教育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高職體育教學要注重發揮學科作用,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所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要結合職業需求,改革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為職業發展創造條件。
由于國內高職教育發展時間不長,體育課程沒有結合職業教育形成教學體系,體育教學多采用本科院校的模式,這導致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雖然近年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有了很大的改革,從原有的片面注重體育測試成績轉變為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但是許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處于摸索階段,由于沒有準確的教學目標,所以教育理念沒有結合高職教學的特點,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
教學環節具體體現為教學模式、方法以及內容等。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落后,沒有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色,難以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主要采用了以教師為中心模式,教學偏重于教師的師范講解,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多是重教師的動作講解,學生的體育能力難以得到全面發展。體育課程的考核內容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多集中于三大球、田徑等傳統項目,教學內容缺乏新意,忽視了體育教學要實現強身健身體的作用,沒有考慮到體育可以對部分職業病具有預防作用。
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學偏重于競技,體育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個人的發展,體育教學存在片面性,教師的教學主要注重技術的演示,教學局限于學生的模仿。這種現象的形成和體育教學缺少相關的理論支持有關,體育教學缺少結合新的教學理論作為指導。所以體育教學沒有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體育教學的效果難以保證。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加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結合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目標要突出職業的教育的特點。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僅局限于體育的基本技能,沒有考慮到體育教學要和職業教育相結合。體育教學沒有融于到具體的專業中,體育知識在專業發展上難以起到作用。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要以職業需求為目標導向。由于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于掌握綜合職業技能力,所以培養目標不同于普通高等學校。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要結合職業特性。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要進行必要的改革,要將體育和職業相互融,學生通過體育學習要掌握具有職業特色的身體鍛煉方式。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針對學生的專業,職業勞動存在的特殊性,改進體育教學方式。體育教學內容要增加有關職業病預防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掌握必要個人預防能力。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結合了職業發展,所以高職的體育教學內容要結合職業需求,教學內容要注重培養的學生職業能力,要發揮體育課程對學生于個人能力培養方面的促進作用。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的職業需求,依據就業需求設置體育課程的內容。比如針對營銷、旅游專業的體育教學,可以增加戶外運動、街舞等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有利于提升學生腰部和腿部肌肉的耐力。而針對醫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增加武術、太極拳、手腕等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強身、健體、修心養性。
由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要基于職業需求,所以需要改變原有的授課方式,可以改變原有班級授課的體育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身體條件、個人愛好等重新組織教學方式。課程內容可減少部位必修課、增加和專業相關的選修課,這種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體育教學要改變原有教學中單一講授存在的缺陷,可以轉變為集學習、鍛煉、休閑娛樂為一體新型教學模式,擴大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范圍。教師還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幫助學生增強體育和職業相結合的意識。
高職體育教學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考慮到的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所以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教學內容要結合職業需求,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