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海龍 江西省玉山縣第一中學
高中教學中體育課程地位特殊,是落實素質教學的關鍵內容。體育教學既可以增加學生體魄,又可以通過體育鍛煉拓展學生思維,促進薛恒綜合素質提升。高中生在繁忙學業外,需要參與適當的體育互動促進身體發育,進而更好的應對功課學習。
體育課程通常在室外進行,學生也很喜歡這種形式,可以在課堂上活動筋骨、鍛煉身體,繁忙的學業之余放松身體。但是體育活動過程中普遍存在磕碰、扭傷等安全問題。體育教學安全直接關系到學生安全與教學質量,如果教師不重視安全問題,極有可能誘發安全問題,嚴重時出現安全事故,影響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隨著高中教育強調素質教育,持續創新體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全面開發學生智力。但是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一旦學生出現肢體損傷,直接體現教學的不足。長此下來,學生會懼怕受傷而拒絕參與活動,逐漸排斥體育活動。因此,體育課程教學中強化安全教育與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根據項目是否存在對抗將體育項目劃分為對抗性和非對抗性體育運動。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除了利用自身四肢和軀干進行的活動外,經常還需要借助一些專門器材進行身體鍛煉,如球類、雙杠、欄架和跳繩等。這時,學生需要對自己身體狀況有一個清晰認識,因為他們對于自己肌肉和體育器材的掌控能力將直接決定其能否順利完成項目運動。如果他們對自己能力認識不清,以為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對體育器械掌控力度不足,那么在整個體育運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意外狀況。另外,在學生進行一些集體類對抗項目時,如球類運動,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正對抗過程中難免會因為競爭而發生一些身體碰撞,在碰撞過程中力度控制肯定不那么到位,這些獨屬于不可控因素,而這些因素很可能導致學生碰傷、撞傷等安全事件發生,可見體育運動存在一定危險性。
在體育活動開始前,很多學生因為懶散,導致準備活動不充分,而且思想上不重視熱身活動,應付了事,和可能在后面活動中造成拉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內容是要求學生相互配合幫助才能完成,但學生合作意識薄弱,切不遵守課堂紀律,相互聊天,不能認真幫助他人完成動作,從而引發危險事故。有時即使教師一再強調、反復糾正,學生依舊我行我素,不聽從管理,進而造成自己或他人發生肌肉拉傷、扭傷等意外。另外有些學生可能存在身體或器質性疾病,根本不適合進行體育活動,但因其不好意識搞特殊化,或者故意隱瞞,而教師也毫不知情,在教學或訓練過程中對其一視同仁,從而為體育教學埋下隱患,導致安全事件發生,因此,這類同學和其家長應對隱瞞事情可能導致的后果產生足夠預見性,意識到可能產生的后果,在體育課上主動坦白,聽從教師安排做一些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活動。
高中體育教師充分做好備課與準備活動,并對運動場地的設施器材反復檢查,準備好課堂上需要使用到的器材,做好熱身活動,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與紀律意識安排合適的項目,并提前做好安全隱患預防工作。此外,還要提高教師的責任心與小學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步驟,并對運動動作規范教學,準確示范,做好運動保護與幫助,避免因為教學原因造成突發性事件。要讓教師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培養教師處理安全事件的能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體育課堂安全事件有時是難以避免的,一旦發生應及時妥善處理。如果處理不當,學生、教師及學校的合法權利就可能受到損害,給學校體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課堂安全事件發生后,學校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時終止或減少傷害的發生,要對受害者采取相應的醫療救護措施。在處理安全事件時應遵循“依法、及時、公平公正”的原則,迅速妥善處理,把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限度。
部分學生完成體育項目后,大多會感到雙腿無力、疲軟,部分體力不足的學生甚至會感覺到全身無力,這就表明其力量耐力不足,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措施。訓練過程中可以選擇間歇訓練或循環訓練的方法,根據學生情況選擇合適的力量訓練內容。如,學生腿部力量不足時,可以強化腿部訓練,常見的有下蹲、半蹲及跨步跳等方法;部分學生則表現為腹部力量不足,這就需要強化腹肌訓練;手臂力量不足的學生聯系快速擺臂,或練習原地高抬腿。
總之,高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體育教學則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在體育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否則就可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