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向東 寧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學
體育精神是指體育運動中所包含的理想、信念、道德以及體育知識等,這種精神是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能夠促使學生不斷拼搏、不懈奮斗、與人合作,樂觀自信,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競爭。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階段更注重的是文化課的學習,而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夠重視,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體育教學所占的課時較少;同時學生對高中體育的學習動力不足,課堂參與性不高,進而影響著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學生不能很好地領悟并發揚體育精神。
培養高中生的體育精神首先需要轉變傳統觀念,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從體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同時,要認識到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當學生在體育鍛煉或者體育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或困難,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而不是直接幫其進行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能夠積極正確的面對體育教學,掌握體育精神的內涵,理解體育精神的真諦,進而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發揚體育精神。
培養高中生的體育精神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使學生時刻感受到體育精神的存在。首先,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墻壁進行體育運動的繪畫,并寫上一些“生命在于運動”,“我運動,我快樂”,“體育無處不在,運動無限精彩”等體育標語,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體育運動。其次,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些體育運動的比賽,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使他們學會在體育運動中如何進行團隊合作,又怎么以整體的力量進行體育競爭。最后,老師可以定時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對抗賽,給予學生更好地體育運動機會,創設良好的體育氛圍。
體育精神的培養主體是學生,所以要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高中體育教學中來,然而如果老師采取單一式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也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體育運動的激情。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選擇,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激情,又能夠寓教于樂,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領悟體育精神。而教學方法的豐富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為學生講述體育運動背后的故事;也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體育精神更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還可以是自主探究,在學習某一體育運動動作要領時,老師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自主總結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例如,在學習《國人驕傲的運動—兵乓球》時,我會在教學的開始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提問學生對乒乓球的了解有哪些,然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等視頻資料,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比賽的緊張和激烈性,以及運動員在比賽中所保持的良好心態和體育精神,進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頑強意志,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能夠發揚體育精神,永不放棄。最后組織學生進行乒乓球的比賽,使他們在體育運動的實踐中對體育精神進行領悟。
高中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學生在日常的體育鍛煉中能夠學習并領悟體育精神的真諦,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而體育習慣的培養需要老師對學生有一個整體全面的了解,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和體育基礎開展多樣性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接觸到較為豐富的體育運動,進而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激發學生的自主鍛煉的潛力。只有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體育鍛煉,才能逐漸的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進而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培養高中生的體育精神使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不斷探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豐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同時學生也要制定體育計劃,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活動,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不斷培養體育精神和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