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艷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學科中開展“快樂體育”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即教育,只有立足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體育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和任務,確保體育知識和技能能夠有效滲透到幼兒教育過程中,同時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將體育與德育相結合,最終實現“快樂體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快樂體育”的運用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精神,使幼兒逐漸意識到體育比賽和體育游戲的真正意義和精髓所在,競技體育也擁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快樂體育”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學前教育體育中運用“快樂體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會使得幼兒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產生厭煩的情緒,認為體育是非常枯燥無趣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幼兒的學習壓力,反而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和幫助,并不是以強制性的手段和措施強迫幼兒加入到體育教學中,而是要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到體育中,體會到體育學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利用“快樂體育”,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
體育本身是一門具有一定競技性的學科,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精神可以對學生進行激勵。利用“快樂體育”,將體育的激勵性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實現“快樂體育”的教育性。教師在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的體育意識和精神,激發學生的興趣、斗志及激情,從而引導幼兒主動自覺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培養并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解答幼兒的疑惑,活躍其思維,幫助幼兒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在體育中感受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快樂體育”的有效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學環境的良好與否,適宜的教學氛圍才能充分發揮出“快樂體育”的價值和作用。基于此,對學前教育環境的優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一方面,加強教學環境中基礎設備設施的構建,確保活動環境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教學場地的落實才使得相關設備設施和體育器材有足夠的地方進行存儲。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基礎環境的有效搭建也就是對體育教學硬環境的優化,為“快樂體育”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另一方面,將人文素養和文化素養進行有效的滲透。“快樂體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是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策略,在基礎環境優化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地方文化素養的滲透和教學,這也被稱之為體育教學的軟環境建設。基礎環境和人文化精的共同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幼兒身體與思維的雙重鍛煉,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對幼兒的引導和“快樂體育”的有效開展,可以通過情感教學的方式進行推動。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開展人本化教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抓住學生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掉東西而生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對“快樂體育”的學習激情。基于此,在開展“快樂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榜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其中,逐漸體會到“快樂體育”的精髓所在。例如,在進行跳繩活動時,很多幼兒并不了解相關的規則,也缺乏相應的技巧,教師可以參與到跳繩活動中,與幼兒一起玩耍,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學生傳遞跳繩的規則和技巧,在幫助幼兒開展體育活動的同時,拉近了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通過互動交流,體會到體育教學中的樂趣,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快樂體育”,也為后期的體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激勵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出“快樂體育”的作用,幫助學生在幼兒階段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其主動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始終保持對體育的熱情。一個良好系統、高效的體育教學激勵體系的搭建應當注重口頭評價與物質獎勵的有效結合,口頭評價的目的在于在精神上激勵學生,物質上的獎勵能夠使學生肯定自我,二者的有效使用可以引導幼兒往良性的方向成長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張貼光榮榜,對平常表現優秀的幼兒進行一定的表揚,對幼兒的表揚可以是樂于助人、成績優異,或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特長優勢等等,同時可以對這些學生獎勵筆、本子等等小東西,從而對幼兒進行激勵。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運用“快樂體育”,提高學前教育體育教學的質量,教師應當優化學前體育教學環境,注重情感教學的驅動,搭建系統高效的體育教學激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