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玲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隨機抽取普通高校大學生男女各80人。
根據研究需求,查閱相關書籍,收集材料,設計學生調查問卷表,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對統計結果進行反復運算,確保計算結果的可靠性。
我們選取了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體育項目興趣簡單的抽樣調查,對獲得的數據進行了統計,發現喜歡跑步的有15人,占18.7%,喜歡籃球的有33人,占41.2%,喜歡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共占35%,其他運動的有29人占5%。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以及對學生們看法的收集,我們可以了解到,球類運動隨機性比較強,不需要固定的招式,學生們可以自由發揮,同時在運動中,還可以與伙伴們有更多的交流及默契的培養,以及可以盡情在球場上展現自己青春的活力。跑步運動雖然枯燥,但調查中喜歡人數占18.7%,因為動作技能也比較簡單,掌握起來比較容易,因此,在其他項目不熟的情況下,跑步是健身的首選,這也從調查中得以證實。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們對體育項目的選擇性比較多,興趣愛好也相對廣泛,因此對不同的體育項目有著不同的興趣程度。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學生的體育態度還是非常積極向上的,所以還需要加強引導和尊重他們的體育運動習慣,培養體育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
從對體育教學中大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基本數據調查來看,掌握3項運動及以上的人數約占總人數的22.4%,只掌握了2-3項運動技能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35.6%,只掌握一項運動技能的占33.8%,另外有大概8.2%人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掌握了運動技能,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掌握2項或者2項以上運動技能的學生有58%,超過半數以上,說明體育教學中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比較樂觀,整體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另一方面也說明高校體育基本教學任務完成較好,為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高校部分學生對高校體育的重要性認識進行分析,大約90%人覺得體育鍛煉非常重要,極少數人認為體育鍛煉是不重要的,大約占了總人數的2%。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還是認可體育課教學的,至少對體育運動持積極的態度,在體育課中的目的調查中,強健體魄和優美身材的目的占絕大多數,這也是符合科學規律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這些學生的體育運動喜好程度行了簡單的抽樣調查,對獲得的結果做了統計,52%人對體育運動表示喜歡甚至非常喜歡,對體育運動持一般態度的大約占25%,有極少數人表示對體育運動不喜歡。大部分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態度還是呈積極狀態的,只有極少數人持消極態度,當然也不可忽視,有大約23%的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態度保持中間派,種種原因比較冷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這部分學生是可以后期通過教學手段,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是能夠提高其對體育的認知,加深其對體育運動的情感的。
體育動機是內在的,體育行為是外在的。動機是由特定需求所引起的,是為了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它決定著學生在體育學習和活動過程中的傾向性、活動強度和堅持性。通過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意識調查,體育動機的強烈與否與學生在學校和體育鍛煉行為上是否努力和持續是有著很重要的關系的,只有學生對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有強烈的需求,才會主動地去認知體育和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避免了被動運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對大學生體育動機意識調查分析有利于教師對學生更好的了解并更好的實施于教學。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動機性很強,目的也很明確,“健身”和“娛樂”是兩個最主要的動機,“擴大交際”和“鍛煉意志”也是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兩個較重要的動機因素。整體上看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還是比較積極樂觀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把“為了考試”作為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或者目的,并且女生的比例明顯大于男生。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考慮激發學生動機時的性別差異,進行區別對待。針對女生的興趣愛好,有效解決女生在體育運動興趣、動機方面下降的趨勢。
運動場地、體育器材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必須逐一完善,所以學校應當加大在體育建設上的投資,完善體育教育系統。學校的比賽場館雄偉壯觀、器械設備先進齊全、訓練場地美觀大方,會給學生在視覺感官方面增添美感,也會因為環境優勢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體育狀況、性格愛好、運動基礎、以及參加體育運動的思想動機,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對待,特別是一些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突破口,除了幫助鼓勵和耐心輔導之外,還應該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滿足他們的愿望和要求。針對一些平時比較膽小、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訓練時讓讓膽大、基礎好的學生先做,以消除這類學生膽怯心理,提高其興趣,增強信心。很多大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可以利用好這一點,采用競爭對抗性比賽的形式增加練習的次數,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