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發展葡萄酒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品種資源、土壤資源等優勢,是我國最重要的釀酒及鮮食葡萄產區之一,目前占全國葡萄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1]。近年來,新疆葡萄的鮮食、釀酒、制造產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我國葡萄系列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基地,對推進我國葡萄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但新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質量標準體系不完善,產品技術研究落后、高水平專業人才匱乏等。目前,新疆農業大學及石河子大學開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為新疆葡萄產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后備力量。新疆農業大學以培養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葡萄產業發展現狀,注重實踐教學,課程設置以葡萄學及葡萄酒學為主干課程模塊,構建了適應新疆本土發展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葡萄酒專業人才的課程培養體系。
從我國葡萄酒行業發展現狀看,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葡萄酒產量11.4mhl(百萬百升),世界排名第七;中國葡萄酒消費量17.3mhl(百萬百升),世界排名第五。我國已成為葡萄酒的生產及消費大國,葡萄酒產業從2000開始呈現增長態勢,國產葡萄酒國內市場具有絕對優勢,但占有份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主要原因之一是消費者收入的提高和進口關稅的降低,而在國際化市場下,面對國內市場需求變化和進口酒的強勁沖擊,中國葡萄酒亟須增強供給競爭力。這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加入葡萄酒行業,從事國產葡萄酒的新產品開發、工藝研究、市場營銷、文化推廣等。
從新疆葡萄酒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根據自治區輕工行業辦的統計,截至2014年,新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4.37萬hm2,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25%,已建成葡萄酒生產企業126家,取得QS生產許可證的有76家[3]。北疆有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華興酒莊、張裕巴保男爵酒莊、伊珠等,南疆有鄉都、芳香莊園、佰年、天塞等,東疆有樓蘭、新雅、新葡王等葡萄酒生產企業。2014年,新疆葡萄酒產量達8.08萬噸,同比增長44.5%,2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6.6億元[4]。從目前現狀來看,東部酒向西部酒轉移的趨勢愈加明顯,新疆葡萄產區已成為葡萄酒行業集群式發展的核心區,所以對于葡萄酒專業人才的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迫切。
鑒于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員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而書本知識相對經典固定,難以真實反映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不能滿足市場的發展要求。因此,在培養方案中設置“葡萄酒產業動態與科技發展”課程,旨在通過邀請葡萄相關企業、從業人員進入校園進行專業講座、報告,給學生講解最新的行業動態、熱點,讓學生充分了解行業最新形勢,與時俱進,開闊視野,以適應市場最新要求。“葡萄酒產業動態與科技發展”課程作為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拓展教育模塊課程之一,是聯系學生與產業的紐帶,是縮小畢業生職業素質與崗位需求之間差距的有效措施。

表1 “葡萄酒產業動態與科技發展”課程開展現狀
“葡萄酒產業動態與科技發展”的授課教師均為葡萄酒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包括企業家、釀酒師、科研人員等,課程分為5~9個不同的專題,內容涉及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的釀造、營銷、文化、服務、輔料等內容。目前,學院已邀請多位行業專家來校講學,涉及酵母菌、釀酒輔料、橡木制品的使用、軟木塞的利用等,專家講述專業知識的同時,分享個人發展經歷,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專家們鼓勵學生積極創業,珍惜時間,不斷前進,在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專業知識的拓展,更有利于學生素養的提高,對于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至關重要。
此外,結合專業重實踐的培養思路,實行“四年不斷線”的實踐育人模式,部分企業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實習后可進行雙向選擇,這樣既滿足了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又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綜上所述,“葡萄酒產業動態與科技發展”課程邀請成功企業家、釀酒師等葡萄酒行業資深人士來校開展知識講座,旨在拓寬師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前沿動態,擴展師生的學習成長思路,為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提高學生及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也逐步將本校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的教學推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