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大理市大理鎮人民政府,云南 大理 671003)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高。精神上的滿足成為一項新的目標,人們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前提下,都在積極地尋求精神上的享受。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不斷地增長,因此怎樣建設人們需要的喜聞樂見的文化是是當前相關工作者要著力思考的問題。基層群眾文化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提高基礎群眾文化的水平?我覺得我們要從樹立全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統籌兼顧,這樣才能提高群眾文化的管理和創新工作。
很多基層地方的文化設施都存在過于陳舊或者缺失等的嚴重問題,尤其是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地方政府領導非常不重視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他們把精力都放在經濟建設中,卻忽略了基層文化的建設,很多基層的文化站或者文化館都處于閑置狀態,由于設備長期不進行維護已經無法使用。雖然現在好了很多,在一些縣城或者鄉鎮也建立了圖書館,但是里面的書籍非常陳舊,久久不能更新,多是過去的老書,根本沒有與時俱進,無法適應當前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像以前的一些電影放映設備或者宣傳設備都已經老化,很久沒有放映過電影,地方政府部門也沒有撥款進行設備更新。很多正常的文化設施沒有辦法落實到位,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基層文化活動的開展。
群眾文化缺乏創造性和發展性。目前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只是注重活動是否有趣,以及能否達到令人放松的目的,但是卻忽略了文化的創造性和發展性,基層文化在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但是內容上太過單一。所以說我們應該要讓基層群眾文化生活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以至于基層群眾文化能更好地反映人們的現實生活。而且,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基層文化也正在受到諸如互聯網的沖擊,由于群眾接觸到各種新興娛樂文化的影響,人民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化,之前盛行的單一的文化活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人民群眾的需求。而且人民群眾所喜歡的文化業具有多樣性,不能年齡段的群眾會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教育背景也有不能的文化追求,如果沒有做好這些調研而隨意隨意安排活動,那就無法得到人民群眾的喜好,更無法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
開展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應該要為必要的文化活動提供足夠的文化活動設施和場所。要讓人民群眾滿足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國家就要在文化基礎設備上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相關的設施。比如說縣級文化部門可以申請財政補貼建立群眾文化活動大樓,設置一些運動室、舞蹈室、棋牌室等,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人民群眾會使用這些設施,并且參與到文化活動的過程中,這樣能夠讓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很好的滿足,同時對文化活動產生更多的熱情。我們也可以在縣里面建設文化館,里面放置一些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文化作品展覽,這樣不僅能夠加強文化認同感,還能讓人民群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和傳統。
參與群眾文化的主體是我們廣大群眾,并且都是來自于民間。所以,群眾文化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會比較多地涉及到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因為這樣可以發揚民間和民族文化從而弘揚中華文化,我們應該鼓勵這類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是進行群眾文化發展的很豐富的素材與原料。群眾文化生活通過民間文藝的形式進行開展是發展群眾文化一種可行的形式,也容易被群眾所接受和接納,受到群眾的歡迎。在此同時,中華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一些內容和形式都能得到創新,而且還可以通過群眾文化的形式重回公眾的視野,把文化進行傳承,使它們流傳甚廣。而對于群眾而言,他們能夠參與其中,他們可以從內心和形式上都得到了放松和享受,群眾的才藝和興趣都得到了發展和展示,使得參與的群眾滿意。因此,在進行群眾文化發展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民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方式,并且可以在發源地乃至全國進行推廣。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在快速發展并持續發展中,我國文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不能忽視的就是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發展會對我國的整體文化建設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想有效的進行基層文化活動建設我們就要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的參與到基層文化活動當中,不斷的創新自我思路。組織各種形式各異、豐富多彩且又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宗毅.關于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人間, 2016, 201(6).
[2]姚樹強, 王亞娟.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赤子, 2012(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