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瑤(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閆平,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女畫家之一,她目前就職于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年饉60幾歲的她仍然保持著對藝術的創作,不斷的通過一系列作品展現出來。她出生于山東濟南,在她19歲時就進入了山東五七藝校學習,她在藝校所學習的這三年時間里,并沒有對油畫有過多的了解,只是通過老師對國外的大批藝術家如梵高、高更、馬蒂斯等等有些許了解,然而在她的內心卻燃起對藝術的星星之火。當閆平成為了以為母親,在她天生所特有的母性氣質大大爆發出來,同這讓她對人類、生命有了很多的思考,這對她的后續作品的產生提供了思想層面的保障。
在前文中所提到的在閆平成為了母親之后,對人類、生命、女性的思考后,最初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是《母與子》系列,之后相繼創作出來《花卉》)列、《戲班子》景寫生系列,她一直在堅持她自己的創作作品風格,延續的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內心。
母與子系列中,可以看出來里邊的主人公“母”與“子”是是被“安置”在我們平常所能看到的場景中,最普通的場景,最普通的景物擺設,她并沒有特意把主人公安排到特定的環境中去體現這個系列的主題。在畫面中我們可以感受,閆平把主人公安排在室內,室內的景物的擺設等等,體現了她用最普通的場景去展現強大的感情。而戲班子系列中,描繪的是女人心緒的表達,體現了女人看外在世界的視角,也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自覺和自省,同時體現畫家對戲班子人員的同情,這個題材并沒有脫離閆平一貫的選材風格,只是借助這樣題材,更加反差的體現她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在景物花卉和風景的寫生系列中,她通過對自然產物進行主觀的處理,用她通過內心所感悟出來的精神把這些外在景物進行了內化,變成了屬于她自己精神世界的產物。
顏色存在于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等等的生命都是賦予顏色的個體,這些美好的顏色我們在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也運用為我們創作的考慮范圍中,世間美好的顏色給畫家們帶來無限的創作欲望。顏色在我們后期的分類中分為基本耳朵七大類顏色。在心理學的發展下,也出現了所謂的色彩心理學。紅色代表這熱情,激情;橙色代表這親切、開朗;黃色是一種非常能夠吸引眼球的顏色;綠色代表著生命、和諧;藍色代表著沉穩、知性;紫色代表著優雅和浪漫。通過這些色彩心理學對閆平的作品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用色非常的大膽,喜歡用視覺沖擊力很高的顏色,因此在看她的作品的時候,會有一種非常驚艷的感覺。
在閆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是以為造型具有極其敏感的藝術家,能用張力的筆觸去勾畫物體的形體。在作品面前,不得不感嘆畫面中那靈動狂野的筆觸,厚重的顏料在油畫布上傾盡而出,猶如滔滔江水奔流而下。把畫面中的每個局部放大你都會感覺到那是一張完整而驚艷的作品。畫布上由于顏料的堆積,畫刀在畫布上所殘留下來的痕跡,都是藝術家內心情感的外化表現。油畫用筆所形成的線條、筆觸、激勵都是構成一幅完整作品的重要表現。為何我們不將這樣的形式作為一種生命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呢?
每一個好的作品必須有一個好的精神取向和好的藝術表達方式相吻合才會出現特別好的作品,目前很多的藝術家面對世界的浮躁,在精神取向方面沒有竭盡全力的去表達,使很多的作品沒有那么的感動到人的心里。精神的取向是對每一位藝術家的一種警覺。她一直在堅持她自己的創作作品風格,延續的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內心。
對于理解堅守和創新,很多人想用一個新的藝術形式去表達,新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這個新的形式得是你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理解的基礎上去創造,而不是為了新穎而“新”,對于閆平來說,特別注意人性的部分,不是說要追求個性,而是要有她自己的人性,這個人性一定是屬于她自己的創新,而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新”,而是一種人性的永恒所在。
許多藝術家都把藝術視為自己的生命,為藝術而執狂,甚至不惜健康和生命。而對于藝術家而言,體驗生命的苦痛能夠使他們不斷地獲得藝術創新的新動力。人生經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很多坎坷和困頓,但他們沒有放棄對命運的抗爭,并把這種抗爭意識和對美好生活、理想的渴望融入到繪畫中,成就了獨特的藝術。作品通常具有強烈的構成感和裝飾性,其簡約流暢卻充滿張力的線條和色彩表達著他自己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獨特思考。
參考文獻:
[1].閆平.名家名品 閆平[M].浙江美術出版社,2002
[2].閆平.驚蟄--閆平油畫藝術研究[M].山東美術出版社,2012
[3].王靜.牡丹亭下女兒香--閆平、劉曼文談話錄[J].東方藝術,2006,19
[4].王克舉,閆平.色彩印象語言、油畫語言研究[M].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