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拉吉(青海省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文化圖書館,青海 河南縣 811599)
群眾文化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群眾文化藝術最早起源于原始社會,其是先民在生產勞動中逐漸誕生出的一種藝術形式,寄托著人們美化的理想以及對未來的追求。群眾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特點,在不同的地區,因為當地群眾的生活習慣以及文化不同,其最終形成的群眾文化藝術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群眾文化藝術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之余,進行娛樂、休閑以及放松自我的一種社會文化,因為起源于基層的群眾,因此群眾文化藝術往往具有簡單、通俗等一系列特點,并且還具有陶冶情操、教化一方等一系列特點。群眾文化藝術是人們自娛自樂并且表達自我感情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始終貫穿于廣大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群眾文化藝術有廣場文化、健身運動、社會集體活動等一系列活動。
群眾文化藝術能夠有效的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共處,對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有著一定的影響。群眾文化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三項基本功能上,分別是:宣傳教化、普及知識以及調劑精神,而正是因為這三項基本功能,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社會的和諧發展離不開共同的理想與信念,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只有樹立共同的理想與信念,才能夠確保社會的發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群眾文化藝術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基層文化形式,其具有較強的傳播以及整合效能,能夠有效的傳播主流思想,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社會發展價值。在我國傳統的群眾文化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凈化,“文以載道”、“寓德于文”、“寓德于樂”、“寓德于情”是群眾文化藝術的傳統。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由于它的群眾性、教育性、娛樂性特征,歷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
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先進的技術,而知識是確保技術發展進步的基礎在群眾文化藝術的熏陶下,能夠有效的提高社會群眾對于文化知識的接受度,進而讓群眾深刻的認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現代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礎。群眾文化藝術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藝術,其起源于基層群眾,因此具有簡單、通俗、靈活、形式多樣、實用性強等一系列優點,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進一步提高社會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實現對群眾的終身教育。
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時期,因為經濟形勢的好轉因此國內群眾的思想普遍比較浮躁,再加上繁忙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壓力,導致了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加強對社會文化藝術的引導,合理的開展群眾文化藝術,讓群眾能夠通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宣泄自己心里的壓力,實現宣泄自己壓力,緩解工作壓力等作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現代社會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持,而文化的昌盛也是經濟發展的終壓基礎,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在文化發展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長期以往必然會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加強對現代群眾文化藝術的研究,為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打好群眾基礎,通過文化來激發群眾的創造力以及活力,從而在根本上改變我國文化產業積弱的面貌,以文化帶動經濟的發展,讓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能夠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結語:群眾文化起源于社會基層,因此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在活動的過程中群眾能夠實現一定的自我價值,陶冶自身的情感,而這正是群眾文化藝術的獨特性。群眾文化藝術能夠實現對人的全方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全職的綜合素質,陶冶群眾的情操素養,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傳承文化、娛樂休閑、構建審美、教化一方等一系列的功能與作用。在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因此很多人都迷失在了優越的物質條件下,在這種情況下,更應當重視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加強對群眾精神文明的建設。本文首先分析了群眾文化藝術的內涵及特征,然后分別從四個不同的角度闡述了群眾文化藝術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分析了群眾文化藝術和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以期進一步促進我國群眾文化藝術的多元化發展,為我國社會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衛紅.論群眾文化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2,13(4):207-208.
[2]張文.淺談打造新時期群眾文化與精品藝術的意義[J].鴨綠江月刊 ,2016,4(11):215-216.
[3]黃海璐.群眾文化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16(5):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