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亞 李英琳(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由于發光演出服裝的時尚效果突出,近年來在大型節目表演等的應用屢見不鮮。例如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主辦國交接儀式“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中,“運動又發光”的表演服裝達到了一種美輪美奐的效果。雖然近年來,發光材料用于時尚領域服裝設計,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總的說大多是靜態發光,創意嚴重不足,很需要在發光演出服裝的智能化方面做深入研究。
發光演出服裝的材料除了使用傳統的紡織面料之外,還需要發光材料,這些材料常見的有LED、光纖、蓄能發光顏料等。
LED也即發光二極管,是一種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器件,具有色彩豐富、體積小、亮度高、易于控制、節能、環保、安全、工作電壓低(3V左右)等優點。運用LED裝飾服裝不僅提高服裝美觀性,賦予其時尚、潮流、高端的特征,還可以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豐富舞臺效果。除了用LED作為圖案裝飾,還可以做成織物直接作為面料使用。
運用傳統的紡織技術,通體發亮或散點發亮的塑料光纖可以與紡織纖維結合織成織物,通過光纖的高通透性,末端添加發光二極管,通電后就可成為自發光光纖織物。白天這種織物呈現的效果和普通面料一樣,而在夜晚通電后就會發出散發出絢麗的色彩,奇妙無比。
發光顏料為粉末狀光致蓄光發光材料,通過吸收自然光、燈光、紫外光等貯存能量,在暗處或夜間以可見光的形式釋放能量,這種顏料也可以加入纖維中或涂在織物表面,具有無需電路、電源等優點,缺點是發光亮度較低,也無法進行控制。
發光演出服裝的時尚設計就是使發光材料按照點、線、面的原則來進行運用。發光可分為局部發光和整體發光兩種情況,需要根據演出需要來決定。服裝款式大多為簡潔寬松的設計,一般整體廓形以A型、H型為主。
時尚發光設計應主要考慮輪廓設計和圖案設計,其中:LED燈珠比較適合點的運用,可用在一些花卉圖案中;LED霓虹線、通體發亮光纖可以適合于線的運用,如將發光線設置在服裝的邊緣,服裝的領口、袖口、下擺等位置,以體現服裝的輪廓;由若干LED組合在一塊,或者使用光纖織物,可以形成面的效果,比較適合整體發光的情況。
發光服裝一般也可以將LED霓虹線、光纖等發光材料編織成各種圖案、形狀作為服裝的裝飾。發光演出服裝的紡織面料是發光部件的載體,在紡織面料的選擇上應考慮采用透光性比較好的輕薄面料,例如雪紡面料、紗質面料、PVC等。
發光演出服裝的智能化就是要使服裝能夠感知外界的變化或根據劇情的需要進行顏色、圖案、亮度等的變換。它是通過電子系統的設計來實現的,需要使用各種微控制器、傳感器、通信、電源、開關等電子器件,以及進行電路設計和程序設計,并且要求這些器件體積小、安全、可靠,能與服裝完美結合在一起。
近年來出現的開源電子開發平臺——Arduino,其中的LilyPad Arduino系列就是為可穿戴和電子織物而設計的,可用于演出服裝的智能化設計中。它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可以通過電腦編程讀取傳感器傳來的外界信息,控制LED光源進行亮度的調節和閃爍、色彩與圖案變換等,從而實現動感的圖案效果——智能發光。還可以通過藍牙等通信模塊與手機相連,從而用App控制服裝的顏色和圖案變化。
智能發光演出服裝是藝術與科技的融合,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使舞臺服裝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環保、生態、數字化、智能化是演出服裝設計的發展趨勢。目前舞臺服裝在款式、面料、舒適度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跨界、跨專業,將智能、科技等學科融入舞臺服裝設計之中,是演出服裝發展的必然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怡,梁惠娥,李俊.舞臺服裝中發光材料的應用[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458-461.
[2]林娜.探析科技元素在舞臺表演服裝中的運用[J].國際紡織導報.2012 (9):56-63.
[3]田月,高秀明.試論發光舞臺服裝的藝術表現性[J].美與時代 (上 ),2012(08):104-106.
[4]孫雪飛,劉莉.基于發光材料的可穿戴時尚設計與創新實踐[J].藝術設計研究 ,2013(02):35-39.
[5]龐衛娜.發光材料在舞臺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 ,2016(2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