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冉(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陳廖宇說“很多題材內容比較空洞,真正有感而發,或者具有人文關懷、社會思考的作品很少,……”劇本創作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縱觀國內的動畫影片,近幾年才逐漸出現稍微好轉的趨勢,動畫劇本寫作實際是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考察,不僅要有劇本寫作、動畫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生活素材、或深刻的生活體驗、對生活細節的足夠觀察、對內心情感的準確表達,甚至對民族風俗、人文歷史、社會現象有相應的了解和把握。
動畫片被認為是最具想象力的影視片,動畫運用幻想的元素創建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塑造一個全新的邏輯關系,不需要拘泥于現實世界的種種,這是動畫創作的優勢。
立意是一部劇本的核心和基礎,能否成為經典,能否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關鍵在立意,但僅有立意不足以支撐一部劇本,在劇本階段需更深一步挖掘真實情感。
一部好的片子重要的是人物性格的塑造!性格決定命運,人物的性格促成事件的發生,從而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塑造具有鮮明的特色的人物才會被大眾熟識,這里需將角色的特征夸張放大。
英國劇作家威廉·阿徹給劇本下的定義:“戲劇,夾雜著不確定性的期待”,好奇心使我們對意料之外的事感到有意思,因此加強戲劇沖突可調動觀者的積極性。
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緊密圍繞主要矛盾進行描寫,逐步加劇“實現目標”與“阻礙目標實現”之間的矛盾以形成全片高潮,避開次要矛盾,保證短片的情節完整合理以增強戲劇性。
各式各樣的劇作總結也許會使人能夠不出錯,卻也限定了人的思維方式,我們要找到一些有效的方式,并能夠經過時間的認證,優秀的劇本作家向來都是惜墨如金,因為簡明扼要需要花費時間來經營位置。大多數都是在靈感乍現時激動萬分,想趕快落筆,但基本上都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真正的藝術家從來不被一時沖動的奇思妙想所支配,而是執迷于孜孜不倦的苦練已達到直覺和思想的和諧與統一。
由于處于院校學習階段的動畫專業的學生,在院校教學體系中完全沒有市場效益的束縛,因此創作的作品更具原創性,更具獨立性,并且更能充分展示自己獨具一格的個性。學院派藝術短片的創作大多隱射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多有幻想類和意識流題材,然而過分的個性化與風格化勢必使動畫的故事性削弱。
如果放在商業和實驗的利弊中度量,認為學院派動畫沒必要迎合大眾就未免有些偏激了,大眾都不喜歡的短片,誰還愿意去接受并理會里面的思想呢?那做出的片子也會變得沒有意義,傳承就會失去。
但由于動畫專業學生身兼數職,因此往往顧此失彼,且沒有經過專業的劇本寫作訓練,不夠成熟。不適合在市場,但有觀眾群體的藝術才是好的藝術,因此也要具備一定的商業價值。
短片的主旨和結構設置是動畫短片成功的關鍵,學院派動畫基本都是以短片形式呈現,因其時長短,還要把要傳達的思想包含在故事中,那么題材的選擇就變得尤為重要,不僅要以個體突出整體,并且通過一個小事件突出影片的主題,以小見大,使觀眾達到共鳴往往是困難的。
短片中可用于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的時間少,因此故事情節不能太復雜,表達要直接,人物不能太多。
對于情感類的短片來說,使用跨度較大的時間來描寫更能體現感情的真摯,相對集中的場景和相對集中的時間內相對集中的情節描繪效果會好一些,并且人物的特性直接告訴觀眾比含蓄婉轉的描寫更加適合短片制作。
其次更深一步的挖掘了人物的真實的情感,振聾發聵的思緒,更能贏得觀眾的喜愛。
國產動畫影片劇本通病是戲劇性沖突安排不合理,主次不明顯,存在主線模糊,戲劇性沖突弱等問題,導致整體水平不高。
而不論是長片或短片,在劇本上更嚴重的問題是,一味強調內容的深度而忽略了達到這種深度的表達方式,企圖把所謂的深度的內涵強加給觀眾,反而使觀眾更加反感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其實有時只是純粹的平淡的講故事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角色性格過于平面,不夠飽滿,畫面呆板和單調也是動畫的通病。
我們一直在尋求自己民族性的感覺,也一直把中華五千年年的文化掛在嘴邊,但偏偏只做不出民族性的影片,其實民族的未必就是世界的,但凡能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將有各民族的共同之處,也具備了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色與長處。
蒙太奇是編劇、導演等用來構建故事、架構時空結構、營造節奏、突出重點、強化情感、深化主題的藝術創作方法,能夠有效調節劇本故事的架構方法,讓敘事方式更加豐富充實,讓整個短片在時間與空間上獲得了極大的自由,使故事結構更具層次感。電影思維的融入能夠拓寬動畫短片的敘事方式,以動態的電影思維進行創作,打破傳統單一的敘事習慣,利用時空的架構與轉換從而增強動畫短片的故事性和藝術性。
人物所做的決定引發矛盾,從而推動故事向前發展,所以人物性格的塑造極其重要,對人物深層性格進一步揭示有助于故事的進一步升華。
人物個性差異,度的控制尤為重要。人物之間以及人物自身的性格對比,可以很好的支撐一個人物的塑造,每個人的個性本來就是復雜多樣的,標簽式的人物堅決避免。比如日本動畫《千與千尋》的湯婆婆,可以說是故事里的反面角色,但對自己孩子也表現柔軟的一面,顯得格外可愛,再到美國的《玩具總動員》胡迪雖是正面人物,但也有面對自己地位動搖時的嫉妒與不安,有血有肉而不是空洞。同樣的,不僅人物,《螢火蟲之墓》雖然是戰爭悲劇,但并沒有過多的描寫戰爭的慘狀,而是通過展現孩子的天真與可愛,戰爭更為深刻的展現給觀眾。還有《美麗人生》更是把對比用過到了極致,用喜劇的方式描寫悲劇,更發人深省。
短片市場本來就很短,因此情節設置上需將矛盾集中,在有限的時間內使矛盾更直接更激烈的爆發,從而使情節緊湊且重點突出。
不管是時間,場景,角色的設置一定不要過多,且一定要有所側重,主次分明。
感動自己的作品才有機會去感動別人,這里要時刻關注著受眾的情感體驗,情感共鳴是較高層次的藝術感染力,也是藝術創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相比較繪畫以及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影視具備一定的優勢,因為影視包括了諸多方面,且向受眾娓娓道來,但同樣的好的劇本才可以使大眾產生共鳴,反之則更是跌落觀眾眼球,所以,動畫短片劇本創作要關注手中的情感體驗,尋求迎合手中情感訴求的創意點,發揮動畫藝術感染力要寫自己真正了解和體驗的生活,憑空想象的藝術創作盡量避免。
最后動畫劇本的寫作一定要耐下心來向觀者娓娓道來,不要急于兜售自己的某種觀點或態度。
參考文獻:
[1]《故事》天津人民出版社 羅伯特·麥基(美)2016年1月第1版
[2]芻議影視動畫短片的劇本創意 2006 知網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影視動畫系講師 米高峰
[3]淺析學院派動畫劇本構建的前期基礎 2013新視覺藝術南京藝術學院講師傳媒學院講師 韓栩
[4]論新時代背景下動畫劇本創作民族化 2012年第10期 電影文學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助教 陳新榮
[5]論動畫短片《恰卜恰布》的劇本構成分析 電影文學3013年第11期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劉芳
[6]動畫短片創作研究概述 知網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文化產業管理教研室主任 黃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