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玲
摘 要:交互式電子白板集圖、文、聲為一體,形象直觀,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強化記憶,鞏固認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學生不但能把握所學的知識特征,而且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構建自己新的知識體系,普遍提高學習能力。
關鍵詞:電子白板;學習能力;提高
一、運用電子白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機械地教,學生機械地學,枯燥無味,學生容易產生疲倦和厭學情緒。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將傳統的黑板、投影儀、電腦整合,構成完整的白板教學平臺。合理運用電子白板,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知識產生渴望和愛好。如湘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田園詩情》,這是一篇描寫荷蘭牧場風景的散文,由于學生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僅從文本中,學生很難感受那里異國風光的美。因此,上課伊始,播放一段視頻課件,展示了荷蘭“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獨特自然風光,伴著悠揚的荷蘭小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那條條彎曲的運河、那成片青青的牧場、那無邊無際的鮮花,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獲得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鳴。
二、運用電子白板,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觀察事物依然缺乏系統性和目的性,且易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不能持續很長時間,有時常常偏離觀察的主要目標。而電子白板操作系統的擴展,豐富了傳統計算機多媒體的工具功能,比如色彩、隱藏、動畫等教學功能,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視覺效果。如教學生《人類的“老師”》一文時,“流線型”這一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難于理解的,僅憑教師的語言敘述和簡筆畫的幫助,學生無法做到真正地理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流線型”這一概念,教師就利用聚光燈和縮放功能將鯨放大鎖定,指導學生觀察鯨的體形,然后運用批注功能,沿著鯨的身體畫一圈,這樣,學生對于“流線型”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較清晰的認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觀察能力也提高了。
三、運用電子白板,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這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探究、去思考。電子白板創設的交互式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在情景中進行問題探究、信息交流和自主學習,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如學習《站起來》一文時,教師先讓學生找出描寫男孩的三個句子:“男孩站起來,猛地吼了一聲,又繼續迎了上去,但馬上又被摔倒。”“男孩毫無懼色地走上前去,雙眼瞪著這又高又大的巨人,靈巧地移動著腳步,突然抱住了對手的腰。”“他又重新站起來……就這樣倒下去,站起來,站起來,倒下去,來來回回一共16次。”然后指導學生反復品讀,找出重點詞語,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到旁邊。教師通過白板的批注功能,指導學生畫句子、找動詞、寫感受,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動腦。最后播放男孩兒與摔跤手的比賽視頻,進一步讓學生感受男孩的勇敢和無畏。這種交互性的課堂提高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四、運用電子白板,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白板教學中,學生不再是教師所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利用白板的互動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生動的互動教學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如在生字復習時,學生總覺得枯燥無味,學生易錯的字仍得不到改正。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讓學生自己在生字表中,找出形近的生字,然后運用白板的手寫功能寫在白板上。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紛紛上臺,工工整整地把生字寫在白板上,臉上流露出得意的表情。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使語文教學更加開放,更加扎實,更加有實效。
參考文獻:
[1]王 琴.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導入情景[J].新課程,2015(1):190.
[2]顧小玲.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