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慧芳
摘 要:微信引起的創新運作模式成為新興的網絡傳播與信息交流的方式。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行動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進入了網絡社交、網絡購物、互聯網售票盛行的時代。同時,其對教育方面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于傳統教育有很大的沖擊。我們要不斷地更改教學方式,以求順應時代潮流、跟緊時代步伐,但對于移動互聯網輔助教學的可行性與實用價值還有待商榷。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高校教改;輔助教學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
微信是新型的信息溝通軟件,實現了規避通信運營商,跨系統平臺,帶來新的用戶關系的目的。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網頁鏈接等多種信息傳播方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的操作。在我們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信息傳播方式閉塞,而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可以把學生建成群組,使其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教學資料等相關學習內容,統一便捷,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速率。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在移動互聯網中獲得教學課程資源,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然不能滿足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而微信可以很好地進行銜接處理,對學習課程提供支持工作,同時也方便師生及時交流與溝通,增加了師生的交流頻率。微信的數據統計功能,可以在“圖文統計”中分析出資源的送達人數、圖文閱讀人數、原文閱讀人數、分享和轉發人數的數據以及相關圖表;在“消息分析”中能分析出學習者與平臺進行互動的實時消息數據以及近期變化,這從側面監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此外,微信公眾平臺的自動回復功能可根據關鍵詞,讓學生第一時間得到相關學習資料。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將逐步融入高校教學教程中,通過平臺的推送,豐富多元化教學資源。
二、微信公眾平臺投入教學使用的可行性
據了解,微信推出了新的功能板塊,專門為與政府、企業、媒體等進行合作推廣工作,相關技術已經較完備,目前已被旅游、文化、傳媒、行政等部門投入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操作簡單易懂,對用戶沒有限制要求,甚至只需要一個郵箱或QQ即可完成相關注冊,一旦對教師注冊的公眾號進行關注,就會強制推送。而且相對紙質傳播媒介的易丟失、易損壞等特點,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未抵達率基本為零。微信體現了聯通主義,即新的學習工具被應用時,學習不再是內化的個人行為。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會產生更大的興趣,增加了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把學生比喻為池塘中不同種類的魚,傳統教育就是把魚分類圈養,多次喂食;微信公眾平臺就相當于一次投喂,自主就食,方便自由。微信的消息管理功能中,可實現對關注人進行消息推送,也可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與特點向特定的人群發送消息或群組發送。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投入輔助教學的可行性還是非常高的。微信公眾平臺的相關技術成熟,已有先驅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操作簡單易懂,功能也一目了然,對電子設備了解無門檻。它充分考慮到學習者學習時可能的非持續注意集中狀態,遵循學習的流程,激發學習者即時參與的興致。
三、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的缺點
一方面,它有一定局限性,微信的運行、移動互聯網的運行離不開網絡運營商,然而寫生或實地考察時,極有可能因為信號問題消息延遲,甚至因為傳送時間過久導致文件破碎。另一方面,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是把雙刃劍,用手機進行學習,沒有紙質書純粹,學生的年紀較小,自制力較差。但從整體上考慮,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教學,利大于弊。
四、高校教改
時代在變化,教改跟從時代潮流,從未停止步伐。只說教學最原始的黑板與粉筆,從開始的一代黑板到現在我們所用的黑板,從原始的粉筆到現在所有的無塵粉筆,從開始的言傳身教到現在的課本,其實哪一步不是教改。如今,微信公眾平臺就是再次升級的黑板粉筆,軟件內使用的教學資料就是升級版的教材。所以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中輔助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朱偉松.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改中輔助教學的應用及價值[J].現代商貿工業,2016(21):197-198.
[2]宋 毅.運用微信公眾平臺輔助高職教學的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4(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