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城宇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120-01
摘要 體能的系統性是指以系統的層次來看清體能問題,系統是自然界物質的普遍存在形式。本文從現在研究體能的專家學者對于體能概念的文獻分析的現狀入手,通過邏輯分析其諸多描述性概念,從中提煉出對于體能的這一新概念所具有的方向性與導向性觀點,發現其體能的主要系統結構思想,主要包含體能的內外部結構,在對于體能訓練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訓練因素診斷上有更加明確的分析理論。
關鍵詞 體能 運動訓練 系統結構
一、前沿
體能這一概念出現較晚,在現當今對于體能概念的研究和表述存在著一定的分歧,并且沒有高度統一的概念對其進行具體全面的描述。然而當今在訓練中對于體能訓練的意識在逐漸加強重視和創新下卻對體能這一概念的含義沒有進一步的完善。本文從系統結構人手分析體能其主要結構要素,對于在體能這一概念的認識上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運動訓練實踐中合理的認識和正確的運用所以出現的體能概念,促進訓練組織者更精準、更有目的性的認識和分析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所需要克服的新問題。
二、體能概念辨析
田麥久將運動員體能定義為運動員的基本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員體能發展水平是由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及運動素質的發展狀況所決定。
Hartman等認為,體能是以磷酸原系統、酵解能系統和氧化能系統的代謝活動為基礎,通過人體內在組織系統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能力。從生化的角度來評判,運動訓練過程中能量的供給、轉移和利用的整合能力是評價運動員體能優劣的主要因素。
李之文和田雨普一致認為體能是需要通過人體的外在表現才能展現出體能狀況。體能是通過一些方式方法的身體練習形式而獲得的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經過訓練達到的一種全新的身體平衡存儲在體內,并通過人體的動作形式來進行表現和評價。
在查看大量的文獻資料后發現很多學者將體能確立為一種外在的身體素質,并且把體能的表現形式歸結于肌肉的收縮和內臟器官的工作。如果將這樣的定義確立為體能的話那么在沒有運動狀態的人是否具備體能便缺乏一個良好的評判標準。更有甚者認為耐力是體力的全部表現,而忽略了對體能起重要因素的人體的身體形態的變化和身體機能能力的提高,使得體能的范圍縮小。
三、體能與系統結構
體能的結構是指體能系統內環境中各個組成要素之間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合方式、組織秩序及和時空關系的一種內在表現形式,即身體形態由身高、圍度等因素組成;而運動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協調、靈活等指標。身體機能則包含生理指標測試和生化指標監控等等。這都為體能系統的內在結構,而往往所表現出來的是這些結構因素相互影響下的外在的綜合反應。即體能所涵蓋的子概念在運動競賽表現中是不可能單一的存在,需要各個子單位以一種綜合的形式對外表現,才能準確的反映出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所以體能的內在的相互結構的關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體能的功能。
體能的優劣在運動員機體中不可能以一種十分穩定的狀態而存在。通過大量、有效的身體訓練刺激使得體能增長到一個新的水平后不是能永久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的,在后續階段如果缺少訓練刺激或停止訓練的計劃與負荷的情況下體能狀況是可以消退的。就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自己從諸多概念中認為體能的狀態是機體機能動態化中的一種即刻能量釋放。
四、小結
如今體能作為一種機體動態化的一種形式,雖然諸多學者對于其概念都有一定研究與分析,但是都停留在其內部概念和結構因素之間的分析。在當今的體能訓練中也是依靠于其內部結構以及組成因素進行訓練和練習的。但是體能畢竟處于在一個大系統中,其中的每一個結構要素的好壞與影響固然重要,但是結構要素之間的影響因素同樣占據著一席之地。所以說當前對于體能概念與訓練實踐來說過于狹窄,應該開闊視野,進一步把握其體能這一個整體概念,打開思考的寬度來看待體能,使得體能的外在表現能力得到更加完善的思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