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136-01
摘要 我國在學生質健康監測為主的相關政策法規近幾年出臺了一些條文條例,旨在掌握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包括體質從身體機能以及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身體生長發育規律進行全面的監控和檢測,本文著眼于學生體質健康有效干預的相關策略進行研究,展開一系列探討,希望借閱者能夠積極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 小學生體質健康 有效 干預策略
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其哪一批都是國家的棟梁,祖國的希望和未來,而一個國家對于人才的儲備則往往是這個國家興旺和發達的重要儲備力量。新時代的社會經濟狀況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又有了一個新的要求:除了要具備堅實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外,還要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與此同時,又要具備一定健壯和強有力的體魄。
一、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影響因素分析
(一)學業負擔過重
升學的壓力讓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大大縮短。而學校方面則只是一味地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追求高的升學率,這使得學生的課業負擔大大加重,并且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時間又嚴重延長,這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導致其課外鍛煉時間嚴重不足。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有超過25個百分點的學生平均每天的鍛煉時間在一個小時之內。
(二)缺乏鍛煉意識
據調查,大部分學生都缺乏主動體育鍛煉的意識,而也有超過一半的學生由于體育鍛煉太過耗費體力,體力不支的緣故而拒絕或者不想參加體育鍛煉,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根本沒有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
(三)學校體育設施缺乏
最近幾年,我國在校體育場的建設方面達不到相關要求,主要是由于體育場的建設面積比較小的緣故,另外一些農村地區嚴重缺乏相關的健身器材,這就使得學生體育鍛煉的要求無法得以充分的滿足實時的需求。
二、建議與措施
(一)首先是家長意識,觀念的轉變
學生在回到家中可以適當的幫助父母或者幫家長做一些家務,譬如洗菜、摘菜、洗碗掃地等等,到雙休日或者節假日則可以安排他們打掃衛生,收拾自己的房間,作為家長,義務性的給孩子安排幾次,這樣慢慢地學生就能自己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然后就會自然的自己主動去做,逐漸的,這樣的好習慣不僅能夠起到幫助孩子鍛煉身體的作用,除此之外,也讓孩子慢慢地養成了好的習慣,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對于城市里的孩子而言,基本都是車接車送,即使從教室出門到校門口的距離不足以超過一百米,但家長們還是覺得書包的重量遠遠超過孩子的負重量,于是就想辦法,給孩子買帶滑輪的書包,使得書包能拖著走,不用背。看起來,家長是在心疼孩子,實際上是無形之中在抹殺孩子的健康。筆者建議離校近的學生可以試圖自己走路上學,假如家長不放心,則可以自己找幾個玩伴一起進入學校,因此,意思就是說,能走著上學的話盡量步行,這樣一來,既經濟又環保,又能給家長節省大量的或者充分的時間。除了能夠城市的孩子,上學幾乎都是車接車送,從教室里走到校門口不到100米距離,而且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書包太重了,買帶滑輪的書包,能拖著走,不用背。表面上家長在心疼孩子,其實他無意中在慢慢的抹殺孩子的健康。我建議離學校比較近的學生,可以自己走路上學,家長不放心話,可以找幾個同伴一起上學,我們從一年級到高中走路上學的話,所以,建議學生盡量步行上學。既經濟,又環保,還節省了家長的大量時間。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的身體,又對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增加體育教師的配置
我國當前體育教師的缺失量達到三十萬,而國家相關規定對此要求一周的工作量應該控制或者達到十八節課,其中包括早晨的訓練和晚間的訓練,以及課間操時間。我們來舉個例子,某校現狀是有體育老師兩名,共十八個班,共三個年級,一個年級七個班二十一節體育課,一個年級有十一個班三十三節體育課。
而校體育老師則還要分管校隊的訓練團隊,比如籃球、田徑以及乒乓球和越野活動隊等等,綜合以上情況進行分析,學校目前的情況嚴重缺乏體育教師,因此就有主任、音樂教師以及美術教師等都來給學生上體育課充當臨時體育老師的情況頻繁出現。
若想要體育課有質量,則必須要使得體育課的課節不斷增加,這就要保證每天要有一節體育課,那么一周就有五節體育課,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使得體育課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目前來說,城市體育教師出現老年化的狀況也比較多,身體狀況不佳,有各種傷病等,因此我們提出建議要求一些比較年輕的教師需要與年齡稍長的教師合理搭配合作,以此來促進體育課程的長遠發展。
三、學校領導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是體育課質量的關鍵因素
作為體育課程主管的上級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檢查以及監督工作的力度,與此同時,又要步入校體育教師的實際生活當中去,多多的進行了解和溝通體育教學工作,杜絕賣官架子說大話,說空話,不但自己怎么說怎么做,還強迫老師,這樣的說辭完全沒有說服力,不切合實際,體育教師也未此不聽或者不服。因此,校方領導部門需要在間隔一周的時間去體驗不同的體育課,到各個年級或者班級去親自體驗和感受,那可想而知,這樣問處理起來是不是就得心應手了,遇到麻煩的時候也就可以對癥下藥,使得管理更具說服力。
四、結語
相關調查發現,我國目前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研究方面仍舊存在許多不足,以及對此有效的干預策略的研究也不夠徹底,因此,該項工作的展開還需要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