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如
一年四季,我最喜歡初秋時節。田野的五谷開始泛黃,空氣里散發著濃濃的五谷芳香。在這樣的日子里,伸手抓一把空氣,手里就會留下淡淡的五谷芳香。初秋的日子仰望天空,會感覺天比平日高許多。感覺云比棉花、比雪花都白,天空碧藍得如同大海,特別是當一群群大雁排著隊形從頭頂上飛過,唱著團結奮進的歌,秋的韻律才感覺完整。
就在這個秋季,機緣巧合,我們來到滇西峽谷中的漕澗壩,走進壩子西邊莽莽志奔山的秋里。秋風,在志奔山大大小小山嶺間,零碎地游蕩。尚有林木與花草,執拗地與秋天博弈著,不知為什么,我總是覺得,秋是一個無影無息原點。此時,天地間一切總會兀自變得安靜。輪回間,與天朗氣清,平淡地,再次重逢。
褪盡繁華與蔥蘢綠色。秋天的志奔山層林初染,更有諸多落葉,恣意跋扈炫耀著,生命中最后的,更是生命中最燦爛的色彩。漫山遍野,花香四溢,流淌著直人心扉。許多春夏時節的花朵,比如報春花、映山紅、山茶花都已經謝了,而堅韌的野靛花、山桂花、野百合花,卻仍然在肅殺的秋風中燦爛地綻放,特別是莽莽林海中時常出現的那一片片楓樹林,紅的是那么地熱烈,它們的艷麗遠遠勝過任何花朵,燦爛地點綴滿了彎彎曲曲的山坡。熱烈的紅色與金黃色,是秋天的志奔山奉獻給大地的深情。
志奔山山間味道隨涼爽的小雨淅瀝而來,濕漉漉的,隨早晨山間的風散開,彌漫在空氣中,傳得很遠很遠。在太陽的照耀下。走在志奔山的林海里,會在林間的小草上看見許許多多的珍珠般的雨滴。這些水珠“鉆石”般閃閃發光,在太陽光里變幻出各種顏色——黃的、紅的、藍的……匯集在草葉、樹葉上,映著太陽光,格外誘人。行進在林間的山道上,近距離地去品味初秋的滋味,山野里秋的空氣真清新,我們情不自盡地張大嘴巴。深深地吸了幾口甘甜的空氣,頓時整個機體都有了無比清爽的感覺。與志奔山的這一場不期而遇,算是與這里似曾相識的秋。夢幻般地重逢。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機緣,又是一種幸會。
在莽莽志奔山,在這樣醉人的秋里,會令人重新思量著秋。感悟著秋,品嘗著秋。
此刻,秋雨初歇,山嵐霧靄慢慢褪去,火紅的太陽撩開它的面紗。在萬道霞光中呈現出一個美妙、嶄新的世界。眼看那無邊的綠葉上,閃動著無數顆晶瑩的珍珠,一顆、兩顆、千顆、萬顆……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滿了寶石,又像千百雙閃光的眼睛。太陽露出金色的微笑,慈愛地注視著這熟睡了的山巒大地。艷陽下,云蒸霞蔚,望遠山,飄飄渺渺,云煙氤氳,天高地闊,山巒起伏,蒼松翠柏更加地綠了,實心竹林更加地綠了,黛色的群山層層疊疊,楓樹舉著如火的枝葉,志奔山腹地的草甸一派金黃,號稱九十九潭的高山草甸上的大大小小的水潭閃著銀光,蒙上了幾許神秘的面紗。好一派志奔山秋天特有的景象。
古人。常常會在秋日里。登高望遠與思親念恩。也會,對月賦愁;也會,“漸把舊衫重剪”。秋日,人的身與心,面對大自然的瑰麗,往往有不同的感受。此時此刻,我們佇立在志奔山無邊的秋雨秋風中的沉思,會固執,會撕扯、糾纏。在秋日里,戀上紅葉的執著。面對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無邊無際的蕭瑟秋風,贊嘆一句“天涼好個秋”,絕對是境界與情感的高度契合。
志奔山深處,有一棵數十人合圍的古樹。這棵千年鐵杉樹,被人們稱為“樹王”,如志奔山厚重的歷史文化一般,依舊枝繁葉茂,濃蔭遮蔽。
走進志奔山,我們行走于一條崎嶇的曲幽山道。這只是簡單地行走。一切,唯與行走有關。并未刻意去問過,有誰走過這里。一地龐雜的落葉,無人滌掃。也無需知曉回頭的路。若山林中倦客,與鳥鳴相伴,隨心而行。這種場景,是值得回味的。若能留下映像,該是一幅頗為妙曼的構圖。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生行走,都是值得回味與入鏡的,而志奔山問秋,無疑是肯定的答案。
志奔山的秋天,是安靜的。秋日,該靜下來。靜靜地行走,輕輕地放下。簡輕笈重,心靈的糾結,皆放下吧。為了下一次的行走。走在初秋的日子里,五顏六色的葉子長在無數滄桑的樹上:五彩斑斕的云把空曠的天空裝扮,微微的雨、徐徐的輕風和著鳥鳴給大山這幅美麗的畫卷增加了無限的活力。靈魂的歌聲穿透剛剛過去的夏日的浮躁綿延至安靜的金秋。讓人感覺如仙人夢……
安靜地,走進志奔山的秋里。安靜地,在志奔山的秋天里出發,帶著秋的感悟和志奔山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