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達斌
【摘 要】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而一般規律都是在無數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所以物理教學自然離不開物理實驗的教學。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拋棄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創新實驗教學的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構建學習物理的思維。用實驗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
【關鍵詞】開展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56
因為有些地方的教學設備不夠,教學資源不充足,所以現在很多的高中物理教師,依舊采用的是應試教學方法。用這種方法的,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師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高考的分數,并不是真的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思維。這也養成了學生記公式做題的習慣,真正理解物理背后真理的學生并不多。所以我們應該緊隨新的教育理念,用實驗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構造用學習物理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用套公式的方法解題。
一、讓學生自主做實驗,鼓勵學生構建物理思維
在長期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下,很多高中的物理教師已經不會采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了。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高中物理教師的重視,因為物理的理論都是建立在無數次的實驗基礎上。不難發現高中的學生在做物理題的時候,總喜歡去翻書找公式。雖然有時候這樣也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題型,但是一旦考試的時候變換一下題型,學生就不知道怎么下筆了。這是很多學生都面臨著的問題,本來自己已很用心地在學習物理,成績卻一直提不上來,感覺到很無力。
出現這樣問題的學生,大多都是沒有真正建立起學習物理的思想,他們沒有掌握物理的重要所在,采用了錯誤的學習方法。面對這樣的學生們,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案。不再把高考作為教學目的,旨在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實驗教學。老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學生一個課題,讓他們自己先去研究里面的奧妙。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現在這個社會需要的不就是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嗎?
在做實驗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學生們演示一個物理現象,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引起學生的興趣之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做出一個大膽的猜想,再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個猜想是否正確。在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去給予一定的指導,但是不要糾正他們猜想的正確性,要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出真理。這樣也會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有利于學生物理思維的構建。比起死記公式的方法,有用的多。
二、提倡學生觀察生活,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
其實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往往要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物理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發現問題。縱觀物理學史,很多偉大的物理學家都是通過觀察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現象,而發現問題。再經歷過縝密的分析之后,才開始制作實驗解決問題。例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就是他通過生活中現象發現總結出來的。作為高中的物理教師我們更應該鼓勵學生去留心觀察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并對生活中出現的現象提出疑問,這樣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思維。
枯燥的物理理論知識會讓學生們產生厭煩感,但是如果自己發現的問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就會有興趣去解決。在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向學生們拋出一些問題。例如,小車的速度是受什么影響的?合外力和加速度的關系是什么?磁鐵周圍的磁場變化是怎么樣的?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引起學生們的思考,讓他們在分析問題之后,就開始動手做實驗。這時候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分析他們的實驗方案是否完善,并幫助學生做出修改。
學生一個人是很難完成實驗的,作為高中的物理教師,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對學生進行分組,團隊配合的效率要比個人高得多。在研究一個物理現象時,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想法,讓這些想法產生激烈的碰撞,然后融合在一起,才能確定一個小組的研究問題。在學生的自主實驗研究過后,就會對這個理論印象更深刻,對理論的掌握會更加透徹。老師可以對實驗做得好的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學生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物理問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三、增加師生互動機會,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
一些高中的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通常會自己做一遍實驗就帶過了,但是這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反而會增加學生的惰性。在新的課程理念中,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那么做實驗的時候,當然也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在實驗中只能起到指導的作用,或者向學生演示一遍正確的操作,再由學生小組進行實驗。老師在進行演示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自己操作的正確性,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如果老師做出了錯誤的演示,一定要及時做出改正。
其實高中的學習時間也是很緊張的,并沒有很多在課堂上做實驗的時間。所以作為高中的物理教師,一定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任務,可以把實驗的任務放在課下進行。這樣既保證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又保證了學生們的興致。學生在課下進行實驗的時候,一定會發現一些疑問。在學生向老師提出質疑的時候,老師應該及時做出回應,增加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性。老師在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多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開闊學生學習物理的思路。當然在有些物理實驗中,對學生來說存在危險性,而這些實驗就應該讓老師來完成,或者給學生們播放一些實驗視頻。雖然學生不參與實驗的操作,但是老師也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做一些有些危險性的觀察實驗時,學生可以幫助老師準備器材,這樣可以讓他們深入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近距離的觀察也可以讓學生更加熟悉器材,也拉近了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我相信這樣的方法一定比老師的板書更有吸引性,更能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其實物理主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但是由于高考的限制,所以很多高中的物理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上,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應付了高考,但是卻違背了物理教學目的,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作為現在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們應該端正自己的心態,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為國家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通過讓學生自主做實驗,來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構建物理思維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一點一定要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提倡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物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