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顏宏 徐濤 劉海艷
【摘 要】目前中國旅游事業蓬勃發展,高素質的人才需要有著巨大市場,高職學校應重視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旅游職業人才,幫助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高職旅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教育 旅游專業 教學方法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05
一、目前現存的教學問題
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是服務地方經濟的旅游人才。作為旅游人才,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需要有豐富的人文知識和內涵,包括了解本地區深厚的文化背景。而現有的旅游教材無法兼顧以上方方面面。作為高職旅游專業的學生,課堂教學要實現專業滲透,更要與專業進行整合,開發適應旅游專業發展的課程就顯得尤為必要。因此,高職學校的課程既要兼顧基礎性、科學性、人文性,更要兼顧實用性,尤其要適應企業對人才素養的需求。但是就目前高職旅游課程教學的現狀,還存在不少問題: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雖然強調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和獲得技能的重要性,但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沉溺于舊的教學模式,始終把知識的傳授當作教學的唯一目的;或受限于教材和學校硬件建設的不足,或受惰性思維的影響及督促的不力。同時還有些高職院校課程內容陳舊,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導致學生知識單一,課程更新速度太慢,遠遠落后于科技的發展,這不僅使學生的知識滯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負面影響嚴重。
二、革新教學模式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也是接受知識的主要地點,其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影響最大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改革,堅決推陳出新。1.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非常直觀、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教師指導學生,制定細致的計劃,設立實踐課題,讓學生大膽的走入的社會,以一名旅游從業者的身份,去直接的了解現實中的工作狀態,強化其未來的職業素質和意識。2.模擬教學。模擬教學方式是針對旅行社的經營與管理、酒店經營管理課程時,而進行的一種有效的進行方式。首先,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特點,然后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各個角色的扮演,去體驗和感受旅行社、酒店等對旅游方面的管理、經營技能和需要掌握的知識,模擬實踐過程中同學可以發現旅游業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三、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高職旅游專業教材的建設直接關系著教育質量。應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使教材精益求精。通過學術交流和校企協作,不斷推出創新的高職旅游專業教材版本,通過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將其逐步打造成為精品教學輔導用書。組織旅游專業教師深入旅游行業第一線,取得旅行社、風景區等旅游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技藝多方面的典型案例,結合黃金周等典型旅游現象,進行精心整理,作為輔助教材或實習指導教材試用。
四、加強教師自身的能力
首先,提升教師自身能力,從個人素質到專業技能均要有所提高,鼓勵進修,考取國家級的旅游專業師資證書。其次,走出去,走到企業和社會上,甚至到國際的舞臺上,積極的參與旅游企業的各項工作中,了解、學習、研究、交流目前最新的旅游業動態、旅游需求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再有邀請旅游業的精英、高管等作為學校的兼職講師,及時的學習他們的經驗、專業技能。最后,我們還要積極的組織專業課題的研討小組,對一些旅游業相應的課題進行研究、分析和判斷,及時的在實際教學中去實踐,確保教學內容一直處在最前沿。
五、實施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
高職旅游管理教育應該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崗位技能,使培養出的學生不是似是而非的“萬精油”,而是獨當一面的“業務精兵”。我們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培養導游方向的人才崗位需求,遵循“突出能力、細化崗位、明確目標、分段實施”的原則,分階段組織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一是職業意識培養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二是職業技能培養階段,通過專業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開展模擬導游技能實訓。三是職業技能強化階段,通過開展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強化職業技能,為學生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做好準備。四是職業能力拓展階段,通過“旅游禮儀”“導游才藝”等課程教學與實訓,教學生學習文化特色等地方藝能,強化旅游職業綜合技能,提高學生職業綜合素質,拓寬學生就業面。
總之,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要結合旅游業發展的實際,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旅游行業對多層次、多類型人才的需要,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不斷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高維忠.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初探[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3,7(1):60-62.
[2]曲秀梅.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7(3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