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蓉
【摘 要】雖然說語文不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而且也可以說,語文是學生所學學科里最熟悉的一門課目,因為學生從很小就開始接觸與語文有關的知識,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們的語文有多么好,反而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自己的語文知識已經很充足的心理,使學生放松了對語文的學習,這種現象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想辦法來改變這種現象。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10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之一。因為閱讀能力算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基礎,像是在語文考試中就有許多都是要考察到學生們閱讀能力的題目。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這不僅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教師從教學方法以及閱讀方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在傳統教學當中,教師并沒有重視起閱讀教學,而且由于教師和學生的一些錯誤觀念,使教師和學生對閱讀產生了一些偏差,因此沒有利用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們提高語文水平。總而言之,閱讀能力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想辦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研究閱讀教材,選擇適合學生的書本
學生們最開始的閱讀是從課本上的文章開始的,但是,由于課上的時間有限,而且閱讀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還需要學生們靜下心來思考文章中的一些問題,所以教師不可能拿出太多的時間來供學生們進行閱讀,因此,一般學生們的閱讀都會被安排在課下。而且教材長時間使用一本,學生們對課本中的一些文章已經很熟悉,再讓學生們閱讀課本上的文章,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已經沒有什么幫助,所以學生們需要閱讀一些課外文章。但是由于學生們的年齡還小,辨識度不高,所以有時候學生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閱讀什么樣的文章,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需要深入的研究一下課本上的文章,因為這些課本都是專業的教育人士所編寫的,他們選取的文章都是適合這個年齡段學生閱讀的,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課本上的文章題材和類型相似的文章。教師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多選擇一些文章,然后讓學生們自己進行選擇,讓他們盡可能的選擇一些他們自己喜歡的。另外,教師可以對學生們進行調查或者是了解一下學生們的閱讀喜好,看一下平時學生們在課下都閱讀一些什么樣類型的書,可以把這些書籍推薦給學生。
二、改變教學方法,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閱讀的教學方法上,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的講課方法就是上課的時候一個人在課堂上講課,把自己認為是重點東西都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們再寫到自己的筆記本上,而且在課上,師生之間基本沒有什么交流,這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出現走神的現象,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不高。而近些年來,新課改中就提出,教師要改變在傳統教學中課堂主體的地位,學生要代替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要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引導者。因此,教師要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想辦法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現在信息技術這么發達,網絡上有許多新的教學方式出現,而且有其他教師的講課視頻,教師完全可以在網上學習新的教學方式。
教師還可以向身邊的其他教師學習,如果有必要,可以去旁聽一下其他教師是如何講課的。有些教師就是不想向別的教師請教,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會顯得自己很沒面子,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在新課改的教師觀中就明確的要求教師要與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行合作。學校如果有可能,可以組織一些講座或者是研討會,讓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去給其他教師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來供大家學習。教師要注意一點,就是在學習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他人的教學方式時,一定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閱讀水平,要有所具體的針對,慢慢的形成一套既適合學生們學習又真正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盡可能的想辦法引起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如果學生們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即使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監督的情況下,學生們也能夠主動的學習,而且我們也知道學生主動學習的結果和被迫學習的結果差別是很大的。比如說,許多經典的名著都改編成了電影或者話劇,教師就可以找到這些電影或者話劇,播放給學生們看,畢竟相對于書本上的文字,學生們對這種東西還是十分感興趣的,一開始教師先利用這些東西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慢慢地把學生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書籍上,培養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教師在要求學生閱讀的時候也不能僅僅只讓學生們進行閱讀,而且還要讓學生們做好筆記,讓學生把自己感覺在文章中好的詞或好句摘抄下來,而且教師也可以每周拿出一節課的時間來供大家進行交流,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心得,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和思路都是不同的,有利于拓寬學生們的思維,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以后的閱讀。
三、閱讀聯系實際,將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書籍的寫作都是來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作者也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寫進了書籍中,但是他們的境界和高度與學生是不同的,所以使得學生們在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時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可以聯系實際生活,把書籍中的情境融入到現實中去。在現實的情境中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思想感情的把握。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要融入到這個情景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甚至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時作者是處于一種怎樣的心態寫下這些文字的,凡事多從作者的角度出發。
四、進行適當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升當然離不開適當的閱讀訓練,閱讀能力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東西,它能夠體現的地方也就是在做題上了,而且在語文考試中有大量與閱讀有關的題目,并且占的分值都很多。所以教師在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對學生們進行一些閱讀題目的訓練,一方面是為了檢測一下學生們近期閱讀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做一些訓練,能夠更好地解決閱讀題。在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閱讀的題目最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有利于更加系統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已經知道了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的,需要學生們長時間的堅持。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希望教師和學生都能頂住壓力,堅持下去,最終通過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