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晶
【摘 要】高中生物知識點復雜,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很多,教師需要利用信息化教學減少學生學習負擔。現如今的信息技術如此發達,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用一些信息化教學設備,可以輔助學生學習生物,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多媒體輔助法在生物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接下來我將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信息化教學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 信息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30
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手機、電腦隨處可見,學校的教育教學也逐步信息化。全國各地的小學、中學、大學的信息化教學設施都已經配備比較齊全。我們合理利用好這些信息化教學設備,可以把我國的教育推上歷史的新臺階。
一、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點
1.技術特點。與以前的教育相比,信息化教學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才能開展教學活動。首先,信息化教育是一種網絡化系統,由通信衛星,光纖通信等技術構成的信息網絡,在該網絡系統中教師們的資源可以實現共享,各種教學活動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其次,信息化教學主要是以電腦、投影儀為媒介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比如PPT課件、教學視頻等,這樣的課堂教學更為豐富,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加。
2.教育特點。信息化教學既然針對的是教育自然也有教育特點,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第一,教材媒體化,傳統的教學材料一般都是書籍,而信息化教學的教學材料可以把書籍中的知識以圖片、視頻、音頻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中。比如,在學習生態系統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講課如果沒有實物講解會顯得比較空洞,教師可以收集一些食物鏈的圖片,用幻燈片向學生展示,清晰直觀的圖片讓學生可以邊看邊記。第二,學習自主化,學生不再依靠教師學習知識,可以在家里利用手機、電腦解決一系列的學習問題,學生學習知識的機會更多,時間更加充裕,地點也沒有限制。
二、信息化教學的原則
1.必要性原則。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時時刻刻都在和信息技術打交道,目前的社會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學校教育也應該跟緊時代的步伐,信息技術對教育來說很有必要。信息技術是生物學習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生物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生物知識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識,減少學生學習生物的困難。
2.平衡性原則。信息技術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給廣大師生提供便利,開闊學生的視野和增加知識面,但是也不能過分依賴信息技術。信息化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比如高中生物中基因概率推算,僅靠信息化教學并不能完成學習任務,需要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才能掌握計算的方法,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把信息化教學與傳統的課堂相結合,共同提升教學質量。
3.實用性原則。信息技術是為教學提供便利,方便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學習知識的。很多人對計算機方面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常常因為技術的原因讓信息技術得不到充分發揮,所以,應當設計一些簡單、實用、方便的教學軟件供教師、學生利用。比如常見的實驗仿真軟件,學生可以在電腦上操控生物實驗,方便且安全。
4.實踐性原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信息化教學模式給師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學生不再僅僅根據教師的語言去構建知識。比如在學習高倍鏡、低倍鏡使用方法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的儀器操作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完視頻后根據視頻中的使用步驟,自我揣摩進行實踐,教師只需提供儀器和視頻就可以讓學生學懂、學透這個知識點。
三、信息技術對高中生物教學的作用
1.開闊學生視野。信息技術實現了全世界的資源共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媒體獲得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學生的視野會隨著資源的共享變得更加開闊。即使在邊遠山區的農村學校,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連線大城市的學校,讓城市優秀的教師給山區的孩子上課,教給學生們學習生物的方法。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十分有限,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想象DNA結構式、細胞的分裂過程等,此時可以給學生播放細胞分裂的視頻,學生理解就會變得相對容易,比起教師的口頭闡述,播放視頻顯得教學效果更好。
2.方便教師教學。以前的教學工具就是書本、黑板等,教師教學十分“吃力”,知識點不夠直觀,學生獲取知識也很困難,教師在準備教學材料時花費各種心思,也不見得教學效果有多好。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各種相關的生物知識圖片、視頻、音頻等,輔助學生學習生物。教師更加省心,教學效果也很樂觀,信息化教學對教育來說是非常偉大的進步。教師上課利用多媒體課件就可以輕松的上完一節課,在上課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時間觀察學生的反應,不用再像以前一樣一邊寫字一邊看書還要一邊看學生。
3.激發學生興趣。信息化教學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改變了枯燥乏味的傳統課堂,給課堂帶來了生機,在教室里就能看到外面發生的一切。在課堂上利用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與生物相關的視頻,學生在視頻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能激發出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四、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上課鈴響起,學生們回到教室,然而大部分學生還沒從下課與同學們嬉戲打鬧的場景中回過神來,翻開新的一課生物知識,看著密密麻麻的知識點,內心不免有些抵觸。教師在上課前要給學生留2分鐘緩沖的時間,然后可以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幾張本堂課要學習的生物圖片,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接下來再正式進入課堂也不晚。
2.課堂。多媒體在正式課堂上的使用更加頻繁,現如今的教學,教師基本都要用教學課件,幾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跟著教學課件進行的。在必要的教學環節,教師會給學生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模式越來越熟練,學生也漸漸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
3.課后。在上完課后,并不代表學生就不需要用信息設備了,信息技術貫穿整個教學。現如今每個班級基本都建立了QQ、微信等可以發布教學訊息和聊天的群,學生和家長都可以加入該群,在群里學生可以向教師咨詢問題,教師可以在群里布置作業,方便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總之,時代在進步,教育也在進步,如今的課堂已經從傳統的教學課堂轉變為多媒體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教師應該盡快學習怎么使用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學生盡快適應信息化的課堂教學,我相信未來的教育教學會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