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綜合體現。為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學計劃,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在吸引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使作文背景材料立足于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和寫作素材,并通過多種有效教學措施培養學生創作性思維的發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結合當前語文教育現狀,就高中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24
高中最常見的作文類型是議論文,要求學生針對某件事或某個現象在能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這就對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技巧方面有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教學理念,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通過對其寫作能力的不斷訓練,逐步地提高其寫作技巧,并組織學生展開多種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一、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先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對此教師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由簡及難的引導學生展開寫作訓練。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寫作大家的優秀文章,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散文《遇見》等,讓其體會文章之美、詞句之華麗,初步領悟其文學意境,也可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之后教師還要一并審閱,指出其中的亮眼之處,并鼓勵學生積極寫作。其次,對于特定的作文題目,教師要依據題材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構建符合實際的情景模型,教師從旁指引和規范學生想法,并使其大致明確自身寫作方向,從而在短時間內能夠表達合理的、有用的情景。另外,教師也可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入作文意境,如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技術等,在激起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學生具備濃厚的寫作興趣,才會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其作文能力才能不斷的升華和提高。
二、使學生明確寫作方向,整理文章結構
議論文的寫作要點是學生針對主題或現象表述自己的看法,因此其必須要有明確的寫作方向和清晰的文章結構。對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調控學生的文章方向。在上課前教師需要制定合理的、周密的作文教學計劃,要能根據主題先自行表述多個觀點,并能依據觀點整理出大概的寫作方向和作文框架。在上課時教師在給定學生題目后,要注意培養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通過引導學生解析主題并進行擴展延伸后,使學生能結合自身情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再根據學生想法逐步的使其明確自己的思維,確定自己的寫作方向和文體框架。如在寫主題為“人不能拽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的作文時,教師要首先考慮到學生多角度的想法,如物理學角度和寓意的角度。對于學生來說,這個主題是多元化的,有人會說自己無法離開地球,但是思維和大腦可以飛向宇宙,對此教師引導學生從智慧的方向和角度去寫。有人說人不能妄自菲薄,要腳踏實地,面向未來,對此教師可引導其寫作從誠實和踏實的方向展開等。教師通過使學生明確寫作方向和整理文章結構,不僅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三、使學生互相修改作文
高中生雖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作文水平,但在限定的時間里寫出來的作文仍有很大的詬病。對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互相修改作文,提高其自我修改能力。首先,教師可組織學生互相閱讀作文,并在認為不妥的地方進行修改,學生站在批閱者的角度去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不應該怎樣寫,自然也會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在批閱作文時也能和其他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在學習別人長處的同時對于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也能引為戒鑒。其次,教師要作出相應的批改要求,如修改病句、刪除多余部分、立場鮮明以及結構清晰等,針對需要修改的地方,教師要讓學生先行按照自身的想法改進,以增強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另外,在學生修改作文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如對作文內容的補充、對寫作方法的改進以及對文體框架的認知等,要從多個角度訓練其感知事物的能力。學生通過互相修改作文不僅能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還能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四、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作文是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但生活也是作文素材最重要的來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作文背景立足于日常生活,使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靈感,進而豐富其作文內容。首先,教師要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文字來表述生活,對此教師在上課時要根據課文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接觸實際生活,并通過對文章的解析讓學生了解一些寫作技巧,如隱喻、暗代等。其次,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擴大自己的眼界,并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故事,使其感知生活,認識自己,從而在寫作時能融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如在寫主題為“難能并不可貴”的作文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人生有悲苦,有喜樂,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拼搏,這是難能的,但做出了相當可觀的成績那才叫可貴,如張海迪、史鐵生等。在學生解析主題大意后,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學習情況,抒發自己在逆境中的經歷與感受,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其融入作文里,以豐富作文內容。教師通過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寫作素材,能在擴展學生思維空間的同時增強其在生活中的想象力和觀察能力
總之,寫作是語言的表達形式,也是語文學習好壞的綜合體現。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教學內容能夠創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在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同時使其對寫作感興趣,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樂于寫作。同時教師還需在教與學之間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法,展開多樣式的訓練,真正提高學生的自我修改能力。
參考文獻
[1]趙佳音.提高高中生寫作能力的一些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8):66-66.
[2]韓福梅.培養高中生寫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2).